时间: 2025-05-02 08:11: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11:38
黄莺儿·南园佳枝偏宜暑
作者:晁补之 〔宋代〕
南园佳致偏宜暑。
两两三三修篁,新篁新出初齐,
猗猗过檐侵户。
听乱飐芰荷风,细洒梧桐雨。
午余帘影参差,
远林蝉声,幽梦残处。
凝伫。既往尽成空,暂遇何曾住。
算人间事岂是追思,依依梦中情绪。
观数点茗浮花,一缕香萦炷。
怪来人道陶潜,做得羲皇侣。
这首词描绘了南园的美丽景致,特别适合在夏季欣赏。园中的竹子茂密而新鲜,映入眼帘的竹影斜斜地投射到屋檐上。微风拂过,荷花轻轻摇曳,梧桐树下细雨如丝。午后的帘影错落有致,远处的树林里蝉声阵阵,令人沉浸在幽幽的梦境之中。凝视着这一切,往日的记忆都化为虚无,短暂的相遇又何曾停留?人间的事情又岂能只停留在追忆之中?唯有梦中的情感依依不舍。看那几点茶香浮动,缕缕清香萦绕在香炉之上。人们称陶渊明为“羲皇的伴侣”,我想这也是一种美好的理想。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晁补之,字叔明,号浩然,宋代词人,擅长小令,风格婉约而又富于情感。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本词创作于南园的夏季,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对往事的思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黄莺儿·南园佳枝偏宜暑》是一首典型的宋代词作,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细腻的情感。开篇便以“南园佳致偏宜暑”点明主题,展现了一个适合夏日游玩的美丽场景。接着,诗人用“两两三三修篁”勾画出竹林的修长与茂密,营造出浓郁的自然氛围。诗中多处使用“细洒”、“听乱”等细致的描写,表现出微风、细雨、蝉声等自然声响,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画面。
在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中,诗人也暗含了对自身情感和人生哲理的思考。随着“既往尽成空”的感叹,过往的记忆与相遇都变得虚无,诗人似乎在呼唤一种对瞬间的把握与珍惜。整首词在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之余,也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作者提及陶渊明,表明他向往的生活理想,象征着一种对自然的归属感和内心的平和。整首词情景交融,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往事的追忆,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情感细腻而深沉。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南园”最适合在什么季节欣赏?
诗中提到的“陶潜”指的是哪位诗人?
诗中的“细洒梧桐雨”描述的是哪种天气现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