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嘉陵

《嘉陵》

时间: 2025-05-03 17:35:33

诗句

细雨湿萋萋,人稀江日西。

春愁肠已断,不在子规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35:33

原文展示:

细雨湿萋萋,人稀江日西。春愁肠已断,不在子规啼。

白话文翻译:

细雨湿润了青草,江边的人逐渐稀少,夕阳西下。春天的忧愁已经无法再忍受,连杜鹃的啼叫声也不再影响我的心情。

注释:

  • 细雨:细小的雨,形容春天细腻的雨水。
  • 湿萋萋:湿润的青草,萋萋形容青草茂盛。
  • 人稀:人少,指江边游人渐渐少了。
  • 江日西:江边的太阳正慢慢西沉。
  • 春愁肠已断:春天的愁绪已经让我的心肠断裂,表达了痛苦的情感。
  • 子规啼:子规指杜鹃,啼是其叫声,杜鹃啼叫常常与春愁相联系。

典故解析:

杜鹃啼叫在古代文学中常常象征着离别与思念,尤其在春天的背景下,杜鹃的叫声更加令人感到伤感。诗中的“子规啼”引申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谷(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字子真,号云客,晚唐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描绘的是春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惆怅与内心的忧伤。唐代是中国文学的鼎盛时期,诗人们常常通过自然景物来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生活。

诗歌鉴赏:

《嘉陵》是一首以春雨为背景,抒发诗人内心愁苦的佳作。诗的开头“细雨湿萋萋”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春天的气息,伴随着细雨,青草显得生机勃勃。然而,随着“人稀江日西”的描写,场景转为冷清,游人的稀少与夕阳的西沉形成鲜明对比,这让人感受到一种孤寂的氛围。最后一句“春愁肠已断,不在子规啼”则是情感的高潮,诗人对春天的愁苦已经难以自持,连杜鹃的啼叫也无法再引起他的共鸣。这种强烈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伤与失落。整首诗结构精巧,意境深远,既有自然景物的描绘,又蕴含了深厚的人生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细雨湿萋萋:细雨滋润着茂密的青草,传达出春天的温柔与生机。
  • 人稀江日西:江边的人越来越少,夕阳西下,暗示着孤独与时间的流逝。
  • 春愁肠已断:春天的忧愁已经让诗人的心情崩溃,突出情感的强烈。
  • 不在子规啼:杜鹃的啼叫声已无法再引起他的共鸣,表明他内心的绝望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雨与青草的生机比作生命的延续。
  • 拟人: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结合,使得景物更具情感色彩。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雨、江水、夕阳与杜鹃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伤与对生活的无奈。结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使得全诗充满了浓厚的抒情氛围。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细雨:象征着温柔与新生。
  • 江日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孤独。
  • 春愁:代表着内心的忧伤与无奈。
  • 子规啼:象征着离别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细雨湿萋萋”中的“萋萋”指什么? A. 雨水
    B. 草木
    C. 鸟鸣
    D. 人群

  2. “春愁肠已断”中表达的情感是? A. 快乐
    B. 忧伤
    C. 宁静
    D. 激动

  3. 诗中提到的“子规”指的是哪种鸟? A. 燕子
    B. 杜鹃
    C. 黄鹂
    D. 乌鸦

答案:

  1. B. 草木
  2. B. 忧伤
  3. B. 杜鹃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春望》与《嘉陵》都表现了对春天的感受,但杜甫的《春望》更侧重于国家的兴亡与个人的忧虑,而郑谷的《嘉陵》则更为个人化,强调个体内心的忧愁与自然景色的结合。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全唐诗》

相关查询

送元稹西归 送刘禹锡 奉使蓟门 江陵遇元九李六二侍御纪事书情呈十二韵 哭吕衡州八郎中 南阳道中作 登玉钩亭奉献淮南李相公 岁晚喜远兄弟至书情 少妇词 早春松江野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齒字旁的字 定向培育 艹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艹字旁的字 一柱难支 香泉 殳字旁的字 户旁的字有哪些?带户的汉字大全 迸亡 虫字旁的字有哪些?带虫的汉字大全 内画壶 青史垂名 三田分荆 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倒八字的字 拣佛烧香 里字旁的字 前结尾的成语 穴宝盖的字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