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24: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24:05
奔问三峰寓止近墅
作者: 郑谷 〔唐代〕
半年奔走颇惊魂,
来谒行宫泪眼昏。
鸳鹭入朝同待漏,
牛羊送日独归村。
灞陵散失诗千首,
太华凄凉酒一樽。
兵革未休无异术,
不知何以受君恩。
半年间的奔波使我心惊肉跳,
今天我来到行宫,眼泪模糊了视线。
鸳鸯和白鹭一同入朝,等待时光的流逝,
而牛羊却送走了夕阳,独自回到村庄。
在灞陵,我失去的诗篇多达千首,
在太华,我的酒杯中只剩一樽凄凉的酒。
战火未息,世事没有改变,
我不知道为何能接受君王的恩惠。
郑谷,唐代诗人,字倜,号少游,生于公元约842年,卒于约902年。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情感丰富,常表达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对个人命运的思索。
本诗作于郑谷仕途坎坷的时期,诗人因战乱而四处奔波,心中充满迷茫与无奈,写下此诗以抒发对时局的哀愁和个人的困惑。
《奔问三峰寓止近墅》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考的作品。诗中通过对比人与自然、战乱与和平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感受。开篇的“半年奔走颇惊魂”直接道出了诗人因战乱而产生的恐惧与不安,接着“来谒行宫泪眼昏”则通过泪眼模糊的形象,传达出对现实的无奈与悲伤。接下来的意象描绘,鸳鹭与牛羊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象征着希望与美好,后者则是回归于日常生活的平淡。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灞陵散失诗千首”表达出心中的失落与遗憾,曾经的创作与理想在战火中消逝。而“太华凄凉酒一樽”则点出在这份失落之余,诗人只能依靠酒来麻痹自己。最后一句“兵革未休无异术”不仅反映了时局的动荡,也揭示了诗人对当下政治局势的无奈与迷茫。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体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的深切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命运与国家动乱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无奈与对安宁生活的渴望,反映了唐代士人的困境与情感。
诗人郑谷生活在哪个朝代?
“半年奔走颇惊魂”中的“惊魂”指的是什么?
“牛羊送日独归村”表现了什么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