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奉和鲁望闲居杂题五首。晚秋吟(以题十五字离合)

《奉和鲁望闲居杂题五首。晚秋吟(以题十五字离合)》

时间: 2025-05-08 01:19:17

诗句

东皋烟雨归耕日,免去玄冠手刈禾。

火满酒炉诗在口,今人无计奈侬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19:17

原文展示

东皋烟雨归耕日,
免去玄冠手刈禾。
火满酒炉诗在口,
今人无计奈侬何。

白话文翻译

在东边的山岗上,烟雨朦胧,我归来耕作的日子;
不再戴着玄色的帽子,亲手去收割稻禾。
炉火正旺,酒已满,诗句在口中流淌;
如今的人们却无计可施,面对我的处境该如何?

注释

  • 东皋:指东边的山岗。
  • 烟雨:指细雨蒙蒙的天气。
  • 玄冠:古代文人所戴的黑色帽子,象征士人的身份。
  • 刈禾:收割稻禾的动作。
  • 火满酒炉:指炉火旺盛,酒已满,意指正值欢乐时刻。

典故解析

“东皋”常用来指代隐居的地方,象征一种归隐的生活态度。诗中提到的“玄冠”则是士人身份的标志,暗示作者对尘世名利的超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皮日休(835年-883年),唐代诗人,字希声,号乐天,晚号“白云山人”。他以诗闻名,尤其擅长五言绝句,作品清新高远,风格洒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晚秋时节,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满足,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纷扰的无奈与思考。

诗歌鉴赏

《奉和鲁望闲居杂题五首·晚秋吟》描绘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对世俗的超然。开头的“东皋烟雨归耕日”描绘了秋天的恬静氛围,诗人回归自然,与大地亲密接触,体现了他对农耕生活的向往。接着“免去玄冠手刈禾”,则是对士人身份的放弃,显示出他对繁华名利的厌倦。最后两句“火满酒炉诗在口,今人无计奈侬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充实与满足,他在酒与诗的陪伴中享受生活,但又对世俗的纷扰感到无奈,流露出一丝忧伤。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日常场景,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独立生活的追求,也反映了唐代士人的普遍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皋烟雨归耕日:描绘秋天的雨景,诗人选择归田耕作的生活,表现出对自然的依恋。
  2. 免去玄冠手刈禾:放下士人的身份,亲自去收割农作物,体现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3. 火满酒炉诗在口:火炉正旺,酒满,诗句随口而出,表现出愉悦的生活状态。
  4. 今人无计奈侬何:对当今人们的无能为力感到无奈,流露出一丝对世俗生活的不满。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之间形成了对仗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火满酒炉”象征生活的热烈与丰盈。
  • 意象:山岗、烟雨、玄冠等意象营造了宁静的田园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纷扰的超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自由生活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当今社会人们处境的思考与无奈。

意象分析

  • 东皋:象征隐逸与归隐的理想。
  • 烟雨:代表自然的宁静与深沉。
  • 玄冠:士人身份的象征,暗示对名利的放弃。
  • 酒与诗:表达生活的乐趣与精神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东皋烟雨”描绘的是哪种天气?

    • A. 晴天
    • B. 雨天
    • C. 雪天
  2. 诗人选择放弃什么身份?

    • A. 农民
    • B. 士人
    • C. 商人
  3. 诗中“火满酒炉”体现了什么?

    • A. 贫困
    • B. 狂欢
    • C. 生活的富足与愉悦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也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但更强调自然的美。皮日休的诗则在快乐中透出对世俗的思考,两者均反映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皮日休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蝶恋花 江楼朓远 蝶恋花 补和唐心畬赠南浦词 蝶恋花 次东坡春情韵 蝶恋花 蝶恋花 云阁别一年无信息因为忆昔词三首以寄相思仍用前韵 蝶恋花 蝶恋花 七夕 蝶恋花 蝶恋花 蝶恋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穴宝盖的字 包含蜚的词语有哪些 私字儿的字 少字头汉字大全及解释_汉字偏旁学习 皿字底的字 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繁体字16画常用字汇总_繁体字16画汉字详解 隹字旁的字 凄入肝脾 视险若夷 蛟凤 实蕃有徒 琼繁体字书写指南_琼的繁体字怎么写 衣字旁的字 描写冬天美景的诗_精选冬日诗句与赏析 遗闻轶事 倾败 争名于朝,争利于市 看开 闳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