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19: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19:17
东皋烟雨归耕日,
免去玄冠手刈禾。
火满酒炉诗在口,
今人无计奈侬何。
在东边的山岗上,烟雨朦胧,我归来耕作的日子;
不再戴着玄色的帽子,亲手去收割稻禾。
炉火正旺,酒已满,诗句在口中流淌;
如今的人们却无计可施,面对我的处境该如何?
“东皋”常用来指代隐居的地方,象征一种归隐的生活态度。诗中提到的“玄冠”则是士人身份的标志,暗示作者对尘世名利的超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皮日休(835年-883年),唐代诗人,字希声,号乐天,晚号“白云山人”。他以诗闻名,尤其擅长五言绝句,作品清新高远,风格洒脱。
这首诗创作于晚秋时节,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满足,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纷扰的无奈与思考。
《奉和鲁望闲居杂题五首·晚秋吟》描绘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对世俗的超然。开头的“东皋烟雨归耕日”描绘了秋天的恬静氛围,诗人回归自然,与大地亲密接触,体现了他对农耕生活的向往。接着“免去玄冠手刈禾”,则是对士人身份的放弃,显示出他对繁华名利的厌倦。最后两句“火满酒炉诗在口,今人无计奈侬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充实与满足,他在酒与诗的陪伴中享受生活,但又对世俗的纷扰感到无奈,流露出一丝忧伤。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日常场景,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独立生活的追求,也反映了唐代士人的普遍情怀。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纷扰的超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自由生活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当今社会人们处境的思考与无奈。
诗中“东皋烟雨”描绘的是哪种天气?
诗人选择放弃什么身份?
诗中“火满酒炉”体现了什么?
王维的《山居秋暝》也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但更强调自然的美。皮日休的诗则在快乐中透出对世俗的思考,两者均反映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