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03: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03:32
松门亘五里,彩碧高下绚。
幽人共跻攀,胜事颇清便。
翣翣林上雨,隐隐湖中电。
薜带轻束腰,荷笠低遮面。
湿屦黏烟雾,穿衣落霜霰。
笑次度岩壑,困中遇台殿。
老僧三四人,梵字十数卷。
施稀无夏屋,境僻乏朝膳。
散发抵泉流,支颐数云片。
坐石忽忘起,扪萝不知倦。
异蝶时似锦,幽禽或如钿。
篥簩还戛刃,栟榈自摇扇。
俗态既斗薮,野情空眷恋。
道人摘芝菌,为予备午馔。
渴兴石榴羹,饥惬胡麻饭。
如何事于役,兹游急于传。
却将尘土衣,一任瀑丝溅。
在松门前延绵五里,彩色的湖水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幽静的人们一起攀登,享受着清新美好的时光。
雨丝在林间轻轻落下,湖面隐约闪现电光。
薜荔轻轻束在腰间,打着荷叶笠遮住面庞。
湿鞋黏着烟雾,衣服上落下霜雪。
欢声笑语穿过山谷,困于此地却意外遇见台殿。
几位老僧三四人,手里捧着十几卷梵文经书。
在这稀少的夏日屋里,环境偏僻缺少早膳。
散着头发靠在泉流旁,支着头颅看着几片云。
坐在石头上忘却了起身,摸着藤萝不知疲倦。
异样的蝴蝶时而如锦绣般绚丽,幽静的鸟儿有时如钿般闪烁。
笛声还在回荡,椰树自摇扇子般拂动。
世俗的情态如同斗争的草丛,野外的情趣已无牵挂。
道士采摘灵芝菌,为我准备午餐。
口渴时喝石榴羹,饥饿时享用胡麻饭。
这何必忙于世俗之事,游玩之际急于传递消息。
最后将尘土的衣服抖落,任凭瀑布的水丝溅洒。
皮日休,字澄夫,号醉吟生,唐代诗人。他以诗歌抒发个人情感,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现隐逸生活,作品多以清新自然和洒脱为特点。
《雨中游包山精舍》创作于皮日休隐居生活时期,诗中描写的是他在包山精舍游玩的情景,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雨中游包山精舍》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隐逸生活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开篇“松门亘五里,彩碧高下绚”,即以松门为引子,勾勒出一幅清幽的山水画卷。接着,诗人描绘了雨中的林间景象,“翣翣林上雨,隐隐湖中电”,水汽弥漫的氛围,给人以一种恬静而又神秘的感觉。
诗中多次出现的人物与自然的互动,比如“老僧三四人,梵字十数卷”,不仅展现了修行者的生活状态,也隐含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而“散发抵泉流,支颐数云片”则表现了诗人在自然中放松心情、沉浸于思考的状态,体现了隐士的洒脱与自在。
最后几句,诗人以饮食为结,表明在环境清幽的地方,心灵的滋养和身体的充实同样重要。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又有对人生态度的深刻反思,展示了唐代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在雨中游玩之际,诗人不仅享受了自然的美景,也反思了生活的意义,体现了唐代文人特有的情怀与哲思。
诗中“松门亘五里”的意思是?
“异蝶时似锦”中的“锦”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老僧”通常代表什么?
答案: 1-B,2-B,3-B
《山居秋暝》与《雨中游包山精舍》都描绘了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但王维的诗更强调秋天的萧瑟与宁静,而皮日休的诗则展现了雨中的生机与欢乐。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以上内容为《太湖诗:雨中游包山精舍》的全面解析,包括原文展示、白话文翻译、注释、背景、鉴赏、解析、意象分析、互动学习以及相关作品推荐,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