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7: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7:46
怀巴陵旧游
作者: 齐己 〔唐代〕
洞庭云梦秋,空碧共悠悠。
孟子狂题后,何人更倚楼。
日西来远棹,风外见平流。
终欲重寻去,僧窗古岸头。
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和云梦泽的秋天景色,天空清澈,湖水悠然。回忆起孟子在这里留下的诗篇,不知道还有谁会在楼上吟唱。夕阳西下,远处的船只划过湖面,微风吹来,湖水缓缓流动。心中渴望再次回到这里,坐在僧人的窗前,眺望那古老的岸边。
本诗提到的“孟子狂题”暗指孟子在洞庭湖的活动,表现出古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孟子的思想影响了后世,尤其是在儒家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
齐己,字希声,号弘澄,唐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后归隐山林。齐己的诗风清新自然,常描绘山水田园景色,抒发内心情感,具有追求自然与宁静的特质。
此诗创作于齐己对巴陵(今岳阳)旧游的怀念,流露出对往日游历的追思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当下生活的思考。
《怀巴陵旧游》是一首充满怀旧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洞庭湖秋天的自然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开头两句以“洞庭云梦秋,空碧共悠悠”引入,展现了秋天的清空与湖面的静谧,给人以视觉上的舒适感。接着提到“孟子狂题后”,让人联想到历史的厚重,结合诗人的自我情感,形成对过往的深切回忆。
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思,表现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尤其是“终欲重寻去,僧窗古岸头”的结尾,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渴望与追求,既是对过去的怀念,也是对未来的向往,充满了人文关怀与哲理思考。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往昔的怀念,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变化的感慨与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宁静的哲思。
本诗的作者是谁?
“洞庭云梦秋”中“云梦”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孟子”代表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