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3: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3:35
怀终南僧
作者: 齐己 〔唐代〕
扰扰一京尘,何门是了因。
万重千叠嶂,一去不来人。
鸟道春残雪,萝龛昼定身。
寥寥石窗外,天籁动衣巾。
在繁杂的京城尘土中,哪一扇门才是通向了悟的因缘呢?
层层叠叠的山峦中,一旦离去就再也没有归来的人。
鸟儿的踪迹在春天的残雪上留下,
而我则在安静的日光下静坐于佛龛之中。
透过寥寥的石窗外,天籁之音轻轻拂动着我的衣巾。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鸟道春残雪”可理解为自然的春天与残雪的结合,暗示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变化。
作者介绍
齐己(约769年-840年),唐代诗人,号“齐己”,是著名的僧侣和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禅宗思想为核心,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齐己的隐居生活有关,他在诗中表达了一种对喧嚣尘世的淡泊和对内心修行的追求。
《怀终南僧》是一首表现隐逸生活和禅宗思想的诗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开篇的“扰扰一京尘”就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繁忙而混乱的环境,诗人用“何门是了因”来表达对人生真谛的追寻。在万重千叠的山峦中,隐喻着从繁杂中走向内心的宁静与自我了悟。
接下来的“鸟道春残雪”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景,通过自然变化来反映内心的情感。诗人在这里并不是单纯地欣赏外界的美,而是通过自然的变化来唤起内心的感悟。“萝龛昼定身”则表现了诗人对修行生活的依恋,静坐在佛龛前,心灵得到安宁。
结尾的“寥寥石窗外,天籁动衣巾”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窗外,天籁之声轻轻拂动衣巾,展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和谐。这种直接的自然描写不仅是对外界的感知,更是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与向往。整首诗以禅语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拒绝与对内在自由的向往,情感深邃而细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表达了对禅宗思想的理解与向往,体现了唐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齐己的《怀终南僧》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世俗生活的追求
B. 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C. 对爱情的思考
答案: B
诗中“万重千叠嶂”意指什么?
A. 复杂的山峦
B. 繁忙的市场
C. 远方的故乡
答案: A
“天籁”指的是什么?
A. 人声
B. 自然的声音
C. 音乐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齐己与王维的作品,都关注自然与内心的关系。齐己更侧重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而王维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推荐书目
以上是对齐己的《怀终南僧》的详细解析和赏析,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