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7:59: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7:59:58
《庆云见》
作者:李绅 〔唐代〕
礼成中岳陈金册,
祥报卿云冠玉峰。
轻未透林疑待凤,
细非行雨讵从龙。
卷风变彩霏微薄,
照日笼光映隐重。
还入九霄成沆瀣,
夕岚生处鹤归松。
在中岳举行的礼典上,金册被陈列出来,祥瑞的消息如同云彩一样笼罩在玉峰之上。轻风还未穿透树林,似乎在等待凤鸟的到来;细雨并非在行云流水中,难道是龙在空中飞翔?卷起的风变幻出彩色的细微云雾,阳光照耀下的光辉被笼罩在重重的阴影之中。最终又回到九霄,化为沆瀣之气;傍晚的云岚处,白鹤归向松林。
李绅(约778年-约817年),字梦阳,唐代诗人,江西人。他以古体诗见长,风格清新,内容多为咏物抒怀,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庆云见》创作于唐代盛世,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宇宙和人生的哲学思考,结合了当时的祭礼文化,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庆云见》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宇宙和生命的感悟。开篇提到“礼成中岳”,可以看出诗人与自然、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体现了古代礼仪的庄严和神圣。诗人通过对“金册”的描绘,传达出一种祥瑞的感觉,而“卿云冠玉峰”则将自然的美与人文的精神结合在一起,展现了一种和谐的境界。
中间部分的“轻未透林疑待凤,细非行雨讵从龙”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细腻观察的能力,细腻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轻柔的风和细雨的情境,仿佛在等待某种神秘的生物的降临,增添了诗作的神秘感和期待感。
最后的“还入九霄成沆瀣,夕岚生处鹤归松”则将全诗的意境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仿佛一切都在宇宙的循环之中,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的景象,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愿景。诗中不仅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宇宙和生命的哲学思考,展现了深邃的思想内涵。
这些意象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庆云见》的作者是谁?
诗中“金册”象征什么?
诗中的“凤”象征什么?
李绅的《庆云见》与杜甫的《春望》都表现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但李绅更偏向于祥瑞与和谐的描绘,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动荡时代的忧虑与沉重情感。两者在情感基调与主题上形成了对比,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