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55: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55:03
柳二首
唐代:李绅
陶令门前罥接篱,
亚夫营里拂朱旗。
人事推移无旧物,
年年春至绿垂丝。
千条垂柳拂金丝,
日暖牵风叶学眉。
愁见花飞狂不定,
还同轻薄五陵儿。
在陶渊明的门前,柳条轻轻地垂挂在篱笆上;
在亚夫的营地中,柳枝轻拂着红色的旗帜。
人事变迁,旧物已无,
每年春天来临,绿柳依旧垂下丝条。
千条垂柳轻拂着金色的丝线,
在温暖的阳光下,叶子随风摇曳,似乎在学着眉目。
看到花瓣飞舞,令人愁苦而不可捉摸,
这情景又与那些轻薄的五陵少年无异。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绅(约790-865年),唐代诗人,字季长,号宗宪,晚唐时期诗人,主要以五言律诗和绝句见长。其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与人情世态,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柳二首》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写柳树的生长和变化,反映出对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自然永恒的向往。
《柳二首》借助柳树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深刻思考。首联通过“陶令门前罥接篱”,勾勒出田园生活的恬静与美好,陶渊明的隐逸形象与柳树的垂柳相结合,传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珍视。而“亚夫营里拂朱旗”则暗示了战争的存在,形成了与自然宁静的鲜明对比。诗人在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隐含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悟。
诗中“人事推移无旧物,年年春至绿垂丝”,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化,而“千条垂柳拂金丝”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展现了自然在时间流逝中的坚韧与魅力。结尾处“愁见花飞狂不定,还同轻薄五陵儿”,则是对花瓣飞舞的惆怅,暗含对生命短暂和人世浮华的叹息。诗人在此通过柳树的描绘,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结合,使整首诗具有深厚的哲理与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柳树的生长与变化,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无常,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陶令”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陶渊明
C. 杜甫
D. 白居易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朱旗”主要象征着_____。
判断题:诗中“年年春至绿垂丝”表达了对春天永恒的向往。(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