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却过淮阴吊韩信庙

《却过淮阴吊韩信庙》

时间: 2025-05-05 09:34:06

诗句

功高自弃汉元臣,遗庙阴森楚水滨。

英主任贤增虎翼,

假王徼福犯龙鳞。

贱能忍耻卑狂少,贵乏怀忠近佞人。

徒用千金酬一饭,不知明哲重防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4:06

原文展示

功高自弃汉元臣,
遗庙阴森楚水滨。
英主任贤增虎翼,
假王徼福犯龙鳞。
贱能忍耻卑狂少,
贵乏怀忠近佞人。
徒用千金酬一饭,
不知明哲重防身。

白话文翻译

功高的人往往被弃置,如同汉朝的元臣韩信一样,他的庙宇孤零零地矗立在楚水边上,显得阴森可怖。英俊的人得到贤能的辅佐,如同老虎的翅膀一样,假借王权享受福气,却触犯了龙鳞。低贱的人能够忍耐屈辱,反而少有狂妄之人;而身居高位的人缺乏忠诚,常常接近谄媚之人。白白花费千金去报答一顿饭,却不知明哲保身的重要。

注释

字词注释

  • 功高自弃:指功劳很大却被抛弃,暗指韩信的遭遇。
  • 汉元臣:汉朝的元臣,指韩信。
  • 遗庙:遗留下来的庙宇,指为韩信所建的庙。
  • 阴森:形容庙宇的环境阴暗而又令人恐惧。
  • 英俊:指有才德的人。
  • 任贤:任用贤能之人。
  • 虎翼:比喻强大的助力。
  • 假王:仗着王权。
  • 徼福:图谋福气。
  • 龙鳞:象征权威和尊严。
  • 贱能忍耻:地位低的人能忍辱负重。
  • 贵乏怀忠:地位高的人缺乏忠诚。
  • 徒用千金酬一饭:形容浪费金钱,回报微薄。
  • 明哲重防身:智慧的人重视自我保护。

典故解析
韩信是汉朝的开国功臣,他因功高而遭到猜忌,最终被杀。诗中通过韩信的遭遇,反映了历史上许多贤臣的悲惨命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绅(约778-817年),唐代诗人,字子华,号澄怀,祖籍河南,后迁居唐都长安。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擅长五言律诗和古体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李绅游历淮阴时,缅怀韩信的功业和悲惨命运,表达对历史英雄的不平与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韩信的庙宇引发对历史的思考,诗的开头以“功高自弃”直接点出韩信的悲惨命运,强调了功臣的命运往往与其功业成正比。接着,诗中描绘了庙宇周围的阴森环境,营造出一种令人窒息的氛围,暗示了历史英雄最终的孤独和凄凉。

诗的中段提到“英主任贤增虎翼”,强调英雄之所以能够成就伟业,往往依赖于贤能的辅佐,这里用“虎翼”比喻助力的强大。与之相对的是“贱能忍耻卑狂少”,通过对比,揭示了社会中低贱和高贵之人的不同遭遇,反映出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无情。

诗的最后两句“徒用千金酬一饭,不知明哲重防身”,既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也是对个人处世哲学的思考,提醒人们重视自我保护而非盲目追求名利。整首诗情感深沉,结构严谨,语句简练却意蕴深远,展现了李绅作为诗人的深刻洞察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功高自弃汉元臣:开头直接引入韩信,点出其功高却被弃的命运。
  • 遗庙阴森楚水滨:描述庙宇环境,反映韩信的孤独和凄凉。
  • 英主任贤增虎翼:强调贤能的重要性,表现出对人才的渴望。
  • 假王徼福犯龙鳞:揭示权势的危险,隐含对权臣的讽刺。
  • 贱能忍耻卑狂少:低贱者的忍耐和自我克制。
  • 贵乏怀忠近佞人:高贵者缺乏忠诚,容易接近谄媚的人。
  • 徒用千金酬一饭:批评社会风气,形象地表现出人们的盲目。
  • 不知明哲重防身:劝诫人们要珍惜自身的安全与智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虎翼”等比喻,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工整,体现了唐诗的对仗美。
  • 反讽:通过对比高贵与低贱的态度,展现社会的冷酷。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功臣的命运与社会的无情,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同时也提出了对人性和处世哲学的思考,警示人们珍惜自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历史的遗迹和英雄的孤独。
  • 阴森:反映死亡和悲惨的氛围。
  • 虎翼:象征强大的助力和支持。
  • 龙鳞:象征权力和威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韩信被弃的原因是什么?
    A. 功高自弃
    B. 忍辱负重
    C. 拒绝谄媚

  2. 诗中提到的“贱能忍耻”表达了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A. 虚荣
    B. 忍耐
    C. 狂妄

  3. 诗的最后一句强调了什么重要的理念?
    A. 追求名利
    B. 明哲保身
    C. 依靠他人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兵车行》:同样探讨历史人物的命运与社会的冷酷。
  • 白居易《琵琶行》:描绘个人命运与社会变迁的诗作。

诗词对比

  • 李白《侠客行》:同样表现了英雄的孤独与社会的不公,但李白更强调侠义精神。
  • 杜甫《春望》:描绘国家动荡下的个人悲剧,情感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唐诗比较研究》
  • 《李绅诗词研究》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不仅能够理解《却过淮阴吊韩信庙》这首诗的表面意思,还能深入其背后的情感与哲理,进而提升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

相关查询

兰陵王·三峰碧 水调歌头 满庭芳 水调歌头 其一 山坡羊 其一 水调歌头 贺新郎 其二 水调歌头 其三 菊花新 其八 菊花新 其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釒字旁的字 粟红贯朽 黑字旁的字 通宵彻旦 幺字旁的字 丹鸡 玉昆金友 障难 核弹头 埋开头的成语 鬯字旁的字 登陆场 同字框的字 鹰拿燕雀 包含潇的词语有哪些 包罗万象 往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