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42: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42:52
女冠子 卖姜词
王夫之
卖姜来也。谁是能酬价者。
不须悭。老去丝尤密,酸来心愈丹。
垂涎休自闷,有泪也须弹。
最疗人閒病,乍炎寒。
卖姜的人来了,谁能和他讨价还价呢?
别再吝啬了,年纪大了之后,头发仍然很密,心里却愈发酸楚。
别再自怨自艾了,纵使有泪也要弹掉。
姜最能疗治人们的闲愁,忽寒忽热间更显珍贵。
诗中提到的“姜”在古代文化中常被用作药材,象征着健康和温暖。姜所具有的疗效,反映了古人对生活情绪的调节和对健康的重视。
作者介绍: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湘山,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和诗人。他的诗作风格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常常关注社会民生,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王夫之晚年,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人情冷暖的深刻理解。在经历了国家动荡和个人困境后,他更关注生活中的小事,特别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食物与情感。
这首《卖姜词》以卖姜为线索,展现了一种生活的哲学和对情感的深入思考。通过描绘卖姜的场景,王夫之不仅仅是在表现一种物质交易,更是在探讨人们在生活中的种种情感。诗中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情的深刻理解:生活中,有时我们需要的不仅是物质的满足,更是心灵的慰藉。
姜在诗中被赋予了特殊的象征意义,代表着温暖和治愈。诗人告诫人们,不要因为生活的艰辛而自怨自艾,应当学会用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困扰。姜的属性恰恰与人的情感变化相吻合,既能驱寒又能暖心。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在于强调生活的美好,即使在逆境中也要保持乐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平凡的卖姜场景,传达了生活的哲理,强调了面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心灵的慰藉。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姜”主要象征着什么?
诗人劝诫他人不要如何?
诗中的情感基调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夫之的《卖姜词》与陶渊明的《饮酒》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都反映了对生活的热爱,然而王夫之更加强调情感的调适和生活的哲理,陶渊明则更注重自然与内心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