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42: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2:49
女冠子·堕钗
作者: 石洢 〔清代〕
朱鸟飞到。正向越娥窗照。晓妆酣,染翠仍松髻,裁红更堕簪。却愁瑶股折,斜挂袜罗尖。羞遣傍人拾,玉纤纤。
全诗翻译:
朱鸟飞来,正照在越娥的窗户上。晨妆酣醉,青翠的发髻上还夹着松枝,红色的簪子却已掉落。心中愁苦,担心玉股(美好的身体)受损,袜子和罗裙也斜挂在一边。羞于让旁人来捡起那掉落的簪子,细腻的手指显得无比娇嫩。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石洢,清代诗人,生于康熙年间,因其词风清丽脱俗而受到推崇。其作品多为描写女性情感及自然风光,风格细腻、优雅。
创作背景:
《女冠子·堕钗》写于清代,作者通过描绘女子的晨妆和内心的愁苦,反映出当时女性的生活状态与情感世界。诗中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失去的无奈。
这首《女冠子·堕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清晨的一幅美丽画面,同时透出一丝淡淡的忧愁。诗的开头以“朱鸟飞到”引入,描绘出清晨的生机与活力,接着描写女子的晨妆,展现她的娇柔与美丽。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晓妆酣”这一词,生动地表现出女子刚醒时的慵懒与美丽。接下来的“染翠仍松髻,裁红更堕簪”则通过对发髻和簪子的描写,展现了女子的精致与细腻。
然而,随着诗句的发展,女子的愁苦逐渐显现出来。她担心美丽的身体受到损害,心中充满了忧虑与羞涩。这种情感的转变让整首诗充满了层次感,既有清晨的欢愉,也有内心的烦恼。最后一句“羞遣傍人拾,玉纤纤”则通过对细腻手指的描绘,强化了女子的娇羞与脆弱。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在美感之中又透露出一丝感伤,展现了女性在美丽与忧愁之间的挣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女子晨妆与忧虑的描绘,反映出女性在美丽与脆弱之间的复杂情感,展现了对生活细腻的观察与感受。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也传达了深刻的情感内涵,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美的关注与思考。
诗词测试:
朱鸟在诗中象征什么?
“晓妆酣”描绘了女子的什么状态?
诗中提到的“瑶股”代表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古代诗词的背景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