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8: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8:00
秋夕书怀
作者: 刘兼 〔唐代〕
荒僻淹留岁已深,
解龟无计恨难任。
守方半会蛮夷语,
贺厦全忘燕雀心。
夜静倚楼悲月笛,
秋寒欹枕泣霜砧。
宦情总逐愁肠断,
一箸鲈鱼直万金。
直气从来不入时,
掩关慵更钓磻溪。
斯文未丧宣尼叹,
吾道将穷阮籍悲。
轻粉覆霜凝夜砌,
乱金铺菊织秋篱。
南阳卧久无人问,
薄命非才有可疑。
在荒僻的地方,岁月已深,
无计解脱,只有无尽的恨意。
我只能用方言与蛮夷交流,
完全忘却了曾经的燕雀之心。
夜深静谧,倚楼悲唱月下的笛声,
秋意寒冷,枕边泪洒霜砧。
宦海浮沉,总是愁肠百断,
一条鲈鱼值万金般珍贵。
我一直气愤不已,难以融入这个时代,
关上门来,懒得再去钓磻溪。
斯文未丧,犹如宣尼叹息,
我所追求的道路终将穷尽,正如阮籍的悲哀。
轻粉覆盖霜冷的石阶,
金色菊花铺成秋篱。
在南阳卧久,竟无人问津,
薄命非才,实在令人怀疑。
作者介绍: 刘兼,唐代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风格著称,擅长表达内心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秋夕时分,诗人身处荒僻之地,感受到孤独和对过往的思考,写作此诗以抒发内心的感慨与愁苦。
《秋夕书怀》是一首充满深情和思索的诗作,刘兼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他在孤寂的秋夜中对人生的感慨与无奈。诗的开头描绘了一个荒僻而深沉的环境,诗人身处其间,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孤独。“荒僻淹留岁已深,解龟无计恨难任”,这两句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引出内心的恨意和无奈,展现了诗人对现状的无力感。
紧接着,诗人提到语言的障碍,表现出他在异乡生活的孤立感。“守方半会蛮夷语,贺厦全忘燕雀心”,这反映出诗人与外界的隔绝,以及对往昔的怀念。夜静时分,诗人倚楼听月笛,凄凉的音色与秋寒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悲凉的画面。
后四联则深入探讨了宦海浮沉与个人命运的关系,诗人通过鲈鱼的比喻,突出了价值的扭曲与人生的无常。“宦情总逐愁肠断,一箸鲈鱼直万金”,让人感受到他对世俗价值观的反思。最后,诗人感叹个人的薄命与无才的无奈,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索。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秋夕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人生苦短、孤独无助的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秋夜的孤独与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对世俗价值观的反思与对文化的坚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宦情”指的是什么?
A. 官场的情感
B. 家庭关系
C. 友情
D. 爱情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孤独感?
A. 鲈鱼
B. 月笛
C. 秋篱
D. 星星
“荒僻淹留岁已深”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无奈与孤独
C. 兴奋
D. 忐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