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同府李祭酒休沐田居

《和同府李祭酒休沐田居》

时间: 2025-04-27 14:52:50

诗句

列位簪缨序,隐居林野躅。

徇物爽全直,栖真昧均俗。

若人兼吏隐,率性夷荣辱。

地藉朱邸基,家在青山足。

暂弭西园盖,言事东皋粟。

筑室俯涧滨,开扉面岩曲。

庭幽引夕雾,檐迥通晨旭。

迎秋谷黍黄,含露园葵绿。

胜情狎兰杜,雅韵锵金玉。

伊我怀丘园,愿心从所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2:50

原文展示:

和同府李祭酒休沐田居
作者: 李峤 〔唐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安逸与自然,作者表达了对隐居田园的向往。诗中提到,虽然身处权贵之中,但他更愿意在山林中生活,享受自然的宁静与纯真。诗人描绘了他在田园中生活的情景,描绘了秋天的丰收和清晨的美好,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注释:

  • 簪缨:指官员的装饰品,这里暗指官场生活。
  • 徇物:迎合世俗,追逐物质利益。
  • 栖真:栖息在真实的生活中。
  • :依靠、凭借。
  • 朱邸:指红色的宅第,象征权贵的住所。
  • 青山:意指山清水秀的田园环境。
  • :停止、缓和。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峤(约 772-836),唐代诗人,官至同州刺史,诗风清新自然,擅长山水田园诗。
  •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诗人隐居生活时期,反映了当时士人对官场的不满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李峤对隐逸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诗中描绘的田园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自然与人和谐相处的美好。开篇通过对官场的描述,表现出诗人对繁华的厌倦,逐渐转向对田园生活的赞美。诗中“庭幽引夕雾,檐迥通晨旭”一句,表现出诗人对居所环境的细腻观察,强调了宁静与美好。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体现出一种对自然的感知与热爱,展示了诗人心中的理想生活。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列位簪缨序,隐居林野躅。”:描述官场生活与隐居生活的对比。
    • “徇物爽全直,栖真昧均俗。”:隐居生活的真实与世俗的虚伪。
    • “若人兼吏隐,率性夷荣辱。”:隐士与官员之间的心态。
    • “地藉朱邸基,家在青山足。”:强调对田园生活的选择。
    • “暂弭西园盖,言事东皋粟。”:隐居生活的宁静。
    • “筑室俯涧滨,开扉面岩曲。”:描绘居所的自然环境。
    • “庭幽引夕雾,檐迥通晨旭。”:展现居所的宁静与美丽。
    • “迎秋谷黍黄,含露园葵绿。”:描绘秋天丰收的景象。
    • “胜情狎兰杜,雅韵锵金玉。”:表现对自然的喜爱。
    • “伊我怀丘园,愿心从所欲。”:表达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庭幽引夕雾,檐迥通晨旭”,增强了诗句的音乐感。
    • 意象:使用“秋谷黍黄”、“园葵绿”等意象,传达出田园生活的色彩与生机。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反映了士人对官场的厌倦与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山水:象征自然与宁静的生活环境。
  • 秋谷黍黄:象征丰收与希望。
  • 夕雾、晨旭: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美好。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朱邸”象征什么?
      • A. 富贵的宅第
      • B. 美丽的山景
      • C. 宁静的田园
    2. 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态度是?
      • A. 追求物质
      • B. 向往自然
      • C. 无所谓
    3. “庭幽引夕雾,檐迥通晨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 比喻
      • B. 对仗
      • C. 拟人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推荐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同样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诗词对比:可以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分析两者在隐逸生活中的不同表达与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峤诗集》
  • 相关古诗词研究文献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蓬莱阁 述怀 桃源忆故人 丹阳屡传教诲寄答 恣逍遥 解冤结 觅饭 诉衷情 九日后作 玉炉三涧雪 暮景 清心镜 金莲出玉花 法门寺李生求 金莲出玉花 自述 忍辱仙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衣狐坐熊 寁宨 乙字旁的字 大展经纶 辵字旁的字 哑然失笑 溢泻 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病的成语 恓惨 水鱼之交 克字旁的字 八字旁的字 息事宁人 一口三舌 比例 西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