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45: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45:51
晴轻风慭冻,寒重日生烟。
谩道中和节,天颜正愀然。
在晴朗的日子里,微风轻拂,却仍然感觉寒冷;寒气笼罩着,阳光照射下却似乎升起了烟雾。
人们随便说着春天的温暖,然而天色却显得有些愁苦。
“中和节”指的是春分,象征着春天的来临,然而在这时,作者却表现出一种不安的情绪,可能暗含对自然变化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作者介绍:魏了翁,字仲明,号逸山,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诗词和散文,作品多体现出对社会时事的关注和个人情感的表达。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在自然景象中感受到的寒冷与忧愁,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迷茫。
此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气候变化,反映出作者对人间冷暖的深刻体悟。开头两句,作者通过“晴轻风慭冻”与“寒重日生烟”的对比,展现了春日的矛盾:尽管阳光明媚,寒气依然存在,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这种对比不仅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柔和,也暗示了现实生活中的复杂与无奈。接下来的“谩道中和节”,则是对人们随意言谈的讽刺,似乎在提醒大家对自然变化的尊重与警惕。而最后一句“天颜正愀然”则将这种感受升华,表现出一种对未来的忧虑与思考,仿佛在呼唤人们关注内心的真实感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寒重日生烟”是什么意思?
A. 寒冷的天气依然存在
B. 阳光明媚的日子
C. 春天的气息
“谩道中和节”中“谩道”指的是什么?
A. 正确的说法
B. 随口的谈论
C. 深入的讨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日》与魏了翁的《和王太博》在描绘春天的景象上有相似之处,但杜甫的诗更强调春天的生机,而魏了翁则突出了春天的矛盾与忧虑,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