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韵范少才在峡中寄李季允二首

《次韵范少才在峡中寄李季允二首》

时间: 2025-05-02 00:57:09

诗句

大明临照职方州,汉沔江淮澹若油。

剪薙荆榛开跸路,护持杞梓耸岑楼。

朝纲人为诸公喜,国体谁知志士愁。

谠议胡公不枳和,奉常今说有黄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57:09

原文展示

次韵范少才在峡中寄李季允二首
大明临照职方州,
汉沔江淮澹若油。
剪薙荆榛开跸路,
护持杞梓耸岑楼。
朝纲人为诸公喜,
国体谁知志士愁。
谠议胡公不枳和,
奉常今说有黄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大明王朝的照耀下,职方州的美景,汉水和沔水如同平静的油面。诗人用刀剪去荆棘杂草,开辟出一条通往众人朝圣的道路,保护着高耸的杞梓树和岑楼。朝廷的政纲让许多公卿感到欢喜,但国家的体制又让志士感到忧愁。胡公的谠议并不和谐,奉常大人如今所言的却是黄侯的事情。

注释

  • 职方州:职方州是一个地名,指代今湖北省的一部分。
  • 汉沔江淮:汉水和沔水是流经该地区的重要河流,澹若油形容水面平静如油。
  • 剪薙荆榛:剪掉荆棘和杂草,意指开辟道路。
  • 杞梓:杞树和梓树,象征高大挺拔的树木。
  • 朝纲:指朝廷的纲纪,政务。
  • 志士:有志之士,这里指那些关心国家前途的人。
  • 谠议:正确的议论,善意的建议。
  • 胡公:指历史上某位知名的政治家或学者。
  • 奉常:古代官职,负责管理朝廷礼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了翁(约1210-1270),字元亨,号了翁,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魏了翁生于动荡时期,经历了南宋的兴衰,其诗歌风格受李白、杜甫影响,常以豪放和清新见长。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兼具政治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国家面临外敌入侵和内部动乱,诗人以峡中寄情,表达对国家和社会现状的忧虑,同时也反映了对个人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语言凝练,意象鲜明,充分展现了魏了翁在描写自然风光的同时,注入了深厚的政治关怀。首句“大明临照职方州”即点出国家的光辉,接下来的“汉沔江淮澹若油”则以形象化的手法描绘出宁静秀美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与赞美。

诗中通过“剪薙荆榛开跸路”,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态度,意即在艰难环境中努力开辟生路。然而接下来的“朝纲人为诸公喜,国体谁知志士愁”则转向对当下政治局势的批判,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治理不善的忧虑,呈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蕴含着对国家前途的深思,展现了诗人对社会、政治的关注与思考,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大明临照职方州:大明王朝的光辉照耀着职方州,体现了国家的繁荣。
  2. 汉沔江淮澹若油:描绘汉水和沔水如同油面般平静,展现出自然的宁静美。
  3. 剪薙荆榛开跸路:通过修剪荆棘,开辟出通往更高目标的道路,象征着努力与奋斗。
  4. 护持杞梓耸岑楼:保护着高耸的树木和楼阁,隐喻着对崇高理想的守护。
  5. 朝纲人为诸公喜:指朝廷政策让许多官员感到欢喜,表现出政治的繁荣一面。
  6. 国体谁知志士愁:而有志之士却因国家的体制感到忧愁,反映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7. 谠议胡公不枳和:胡公的正言之论并不被重视,显示出政治上的不和谐。
  8. 奉常今说有黄侯:奉常大人所言的却是黄侯的事情,可能指当时的朝廷争论,讽刺政治话题的庸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汉水和沔水比作油,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水面的平静。
  • 对仗:诗中有对仗工整的句子,如“朝纲人为诸公喜,国体谁知志士愁”,加强了诗的韵律美。
  • 意象:通过“杞梓”、“岑楼”等意象,传达出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坚守。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对理想的追求。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与对政治现实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怀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职方州:象征着地方治理的政治环境。
  • 汉沔江淮:代表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 杞梓:象征高尚的理想与信念。
  • 朝纲:代表国家的政治状态。
  • 志士:象征有理想有追求的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水面如同什么? A. 磨刀石
    B. 油
    C. 鳞片
    D. 冰

  2.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忧虑? A. 自然灾害
    B. 国家体制
    C. 个人生活
    D. 家庭关系

  3. 诗中“朝纲人为诸公喜”中的“朝纲”指的是什么? A. 法律
    B. 政治纲领
    C. 自然景观
    D. 经济政策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 vs. 魏了翁:李白的诗歌常表现出豪放与奔放的个性,而魏了翁则更侧重于对社会政治的反思与关怀。
  • 杜甫 vs. 魏了翁:杜甫的诗歌关注民生疾苦,魏了翁则在自然与政治之间寻找平衡,二者都展现了对社会的深刻关注。

参考资料

  • 《宋代文学史》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魏了翁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哭罗潜斋 久客湖海买舟西还 九日 京城寓居春日 金陵寓楼居 金陵怀古 见王广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东驰西击 拙口笨腮 挈家 收离纠散 涣漫 耳刀旁的字 鼓字旁的字 乚字旁的字 趓吊 连镳并驾 有理走遍天下 貌色 包含腾的成语 舟字旁的字 蛊惑人心 川字旁的字 包含零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