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后殿侍立三首

《后殿侍立三首》

时间: 2025-05-03 23:54:57

诗句

奏事臣寮下玉阶,舍人承旨殿东来。

一声门外无公事,皇帝还宫侍卫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54:57

后殿侍立三首

作者:魏了翁 〔宋代〕


原文展示:

奏事臣寮下玉阶,
舍人承旨殿东来。
一声门外无公事,
皇帝还宫侍卫回。


白话文翻译:

在玉阶下,奏事的臣子们正在议事,
舍人接到旨意,朝殿东边走来。
门外传来一声报告,无公事可奏,
皇帝随即返回内宫,侍卫们也跟着回去。


注释:

  • 奏事:指向皇帝请示或报告某些事情的行为。
  • 臣寮:指皇帝手下的官员们。
  • 舍人:指负责传达皇帝旨意的官员。
  • 公事:公事或公文,表示官方事务。
  • 侍卫:指皇帝的护卫,负责保护皇帝的安全。

典故解析:

这首诗虽然简单,但反映了当时宫廷内的政务运作,尤其是皇帝与臣子的互动。诗中提到的“玉阶”象征着皇权的威严,而“无公事”则暗示了朝政的平静与安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魏了翁,字子明,号静庵,宋代诗人,山水诗和咏史诗的代表人物之一,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宋代,正值国家政治相对稳定时期,诗人通过描写皇宫内的日常事务,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氛围和官场生活。


诗歌鉴赏:

《后殿侍立三首》通过简短的几句,描绘了清晨宫廷的宁静氛围。诗中“奏事臣寮下玉阶”一句,展现了皇帝与臣子之间的互动,凝聚了权力与责任的关系。接下来“舍人承旨殿东来”,则强调了文官的角色,说明在这个权力中心,文官的职责不可或缺。

而“一声门外无公事”一句,令人感受到一种安宁的氛围,暗示了国家事务的平稳,给人一种安全感。最后一句“皇帝还宫侍卫回”,则将注意力再次聚焦于皇帝,突显了他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地位和权威,同时也暗示了日常生活的单调与规律。

整首诗在简练的字句中,抒发了对宫廷生活的观察与思考,也反映了在权力中心的复杂而又微妙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政治与生活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奏事臣寮下玉阶”——描绘了奏事的官员们在玉阶下的场景,玉阶象征皇权的威严,官员们的行为显得庄重而严肃。
    2. “舍人承旨殿东来”——舍人是负责传达皇帝旨意的人,此句强调了皇权的传达与执行。
    3. “一声门外无公事”——此句传达了一种轻松与安宁的氛围,门外没有奏事,表明了没有紧急事务需要处理。
    4. “皇帝还宫侍卫回”——描绘了皇帝的日常生活,显示出他在繁忙政务之余的宁静片刻。
  • 修辞手法

    1. 对仗:如“奏事臣寮”和“舍人承旨”,形成了上下句的对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2. 象征:玉阶象征着皇权与威严,门外的安宁象征着国家的平稳。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宫廷日常事务,反映了当时政治的稳定与安宁,同时也流露出对权力与责任的思考。


意象分析:

  • 玉阶:象征着皇权、权威与庄重。
  • 舍人:代表文官阶层,传达皇旨,体现官场的职责。
  • 公事:象征政务的繁忙与复杂,门外的“无公事”则暗示着平静和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魏了翁
    • C. 杜甫
  2. “无公事”表示什么?

    • A. 有很多事情
    • B. 没有任何公事
    • C. 只处理紧急事务
  3. “舍人承旨殿东来”中的“舍人”指的是?

    • A. 皇帝
    • B. 传达皇帝旨意的官员
    • C. 侍卫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魏了翁的《后殿侍立三首》与杜甫的《春望》都描写了政治和社会的状态,但魏了翁侧重于宫廷的日常生活,而杜甫则关注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忧虑。两者各有侧重,展现了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魏了翁诗集》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夜读传灯杂书六言八首 记杂画 卖炭图 寄题小孤山二首 杂咏一百首·平后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 黄宽夫示诗不已自和前二首答之 其一 和西外赵知宗 两曜二首 题研六言四首 其一 第一砚 和实之读邸报四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鬯字旁的字 虚庭一步 弃甲倒戈 皮疹 篆隶 方字旁的字 女字旁的字 枝布叶分 云收雨散 荣庵 简细 违法乱纪 包含枭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进的词语有哪些 生字旁的字 直言不讳 瓜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