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3: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3:02
鹧鸪天 欣夫简非社诸君子集抱蜀庐,为放翁补作生日,约题翁像,分韵,得心字
入蜀还吴岁月深。
散关唯向梦中寻。
一生尽费忧时泪,
九死难偿复国心。
丝欲绣,铸须金。
高风长想鉴湖阴。
莫言此社元非社,
累我攒眉学苦吟。
回到蜀地,再到吴地,岁月已经很久了。
只有在梦中,才能寻到散关的影子。
我这一生都在为忧愁而流泪,
即使死了九次,也无法偿还我复国的心愿。
我想用丝线绣出美好,却要用金子铸造。
我常常想起那高洁的风范,像鉴湖的阴影。
不要说这个社团本来就不是社团,
只是让我皱眉,学着苦吟。
作者介绍:汪东,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诗作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以及对故乡的思念,风格独特,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汪东为友人庆祝生日之际,表达了他对历史、故土及理想的深切思考。
《鹧鸪天》是一首富有历史感与情感深度的词作。诗中汪东以“入蜀还吴”为起点,表达了对岁月流逝与历史沧桑的感慨。散关的提及不仅是地理的象征,更是一种对归属感的寻找,暗示着对失去故国的无限追忆。全诗通过忧时泪与复国心的对比,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
在诗的后半部分,汪东提到“丝欲绣,铸须金”,以此隐喻自己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绣的美好和铸的坚固,似乎在表达他希望通过文化的力量来弥补历史的遗憾。此外,“高风长想鉴湖阴”一句,展现了诗人对高洁风范的向往,象征着他追求的理想与信念。
最后,诗人以“莫言此社元非社”收尾,既是对社团的自嘲,也是对自身遭遇的无奈反思,体现了诗人对创作环境的无力感与对文学的执着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历史的反思,又有对现实的叩问,展现了汪东作为一位文人对国家与文化的深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着对历史的反思、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展开,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文化的深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鹧鸪天》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散关”象征什么?
“九死难偿复国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