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8:26: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8:26:38
年来世路转蹉跎,正大中庸论愈多。
出本无心归亦好,何须胸次自干戈。
近年来,世事变迁,人生道路愈加曲折,而关于中庸之道的讨论也越来越多。
既然出发时无心,那么归来也无妨,何必在心底里自相残杀呢?
吕祖俭,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社会现象的独立思考而著称。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心和对个人情感的思考。
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通过对中庸与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纷繁世界的一种反思和对内心平静的渴望。
《慈溪龙虎轩偶成》是吕祖俭对人生及社会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他对于中庸哲学的认同和内心的宁静。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曲折的感慨,以及对纷争的反思。
诗的开篇“年来世路转蹉跎”直指人生的艰辛与无奈,表达了对时局变迁的无奈感。接下来的“正大中庸论愈多”则点明了在这样动荡的时代,关于中庸之道的讨论愈发重要,反映出人们对和谐与平衡的向往。诗人似乎在提醒人们,心中若无争斗,自然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
最后两句“出本无心归亦好,何须胸次自干戈”则是对内心的反思与自省,表明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豁达。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只要心中保持宁静,便能从容面对,这种内心的和谐正是诗人所追求的理想状态。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吕祖俭独立深邃的思想,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令人深思。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中庸与内心的和谐,提倡在复杂的社会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反映了一种哲学思考和生活智慧。
诗中提到的“中庸”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人生的态度是什么?
“出本无心归亦好”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