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02: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02:59
一剪梅(送晁驹父)
作者: 石孝友 〔宋代〕
萍水相逢无定居。
同在他乡,又问征途。
离歌声里客心孤。
花尽园林,水满江湖。
烟树微茫带岸蒲。
何处长沙,何处洪都。
要知安稳到家无。
千里征鸿,一纸来书。
在萍水之间相遇,彼此都没有固定的居所。
我们同在异乡,问起各自的旅途。
在离别的歌声中,心中感到孤独。
花已在园中凋零,水满了广阔的江湖。
烟雾缭绕的树木隐约可见岸边的蒲草。
不知何处是长沙,何处是洪都。
想知道是否安稳地到家了。
千里之外的鸿雁,一封来信传递着消息。
石孝友,南宋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细腻而深情。他的诗歌往往反映出对人生无常和离别情感的思考。
该诗写于作者送别友人时,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与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漂泊生活的感慨。
《一剪梅(送晁驹父)》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的送别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离别时的心境和对未来的思考。开篇“萍水相逢无定居”,率先描绘了人与人之间的相遇是多么的不确定,仿佛在浮萍之上,生命的漂泊感油然而生。接下来的“同在他乡,又问征途”,则进一步揭示了身处异乡的孤独感,友人之间的关心和惦念,使得离别的情绪愈加浓烈。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加深了离别的氛围,“花尽园林,水满江湖”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既是对友人旅途的祝福,也是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最后一句“千里征鸿,一纸来书”,则将诗意推向了高潮,象征着在遥远的距离中,友谊的信件依然能够传递温暖的情感,带给人希望。
整首诗通过描绘离别情景,表达了对友人深切的牵挂与祝福,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无常、漂泊生活的感慨,展现了友情的温暖和希望。
诗中提到的“萍水”象征什么?
a) 归属感
b) 漂泊不定
诗人对故乡的思念通过哪些地方表达?
a) 长沙
b) 洪都
c) 以上都是
“千里征鸿”中的鸿雁象征什么?
a) 友谊的纽带
b) 远方的信件
c) 以上都是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石孝友的诗更多地着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王之涣则通过壮阔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豪情壮志。两者在主题上均涉及离别与思乡,但风格与情感基调却有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