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老病六言十首呈竹溪 其九

《老病六言十首呈竹溪 其九》

时间: 2025-07-28 17:29:54

诗句

识郑尚书曳履,嫌高将军涴靴。

难伴小儿上树,且饶跛子看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7:29:54

原文展示

识郑尚书曳履,嫌高将军涴靴。
难伴小儿上树,且饶跛子看花。

白话文翻译

我认识郑尚书,他总是拖着鞋子走路;而高将军则嫌弃鞋子太湿。我无法陪伴小孩爬树,只希望跛脚的人能静静看花。

注释

  • 郑尚书:指郑某,可能是当时的高官或名人,尚书是古代官职的名称。
  • 涴靴:指鞋子沾湿或弄脏。
  • 跛子:指走路不便的人,通常是因为腿脚有伤。
  • 看花:指欣赏花朵,这里有一种悠闲的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子翚,号秋水,江西人,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其诗风受到李白和杜甫的影响,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观察。他的诗作品丰富,体裁多样,尤以七律和绝句见长。

创作背景

《老病六言十首呈竹溪》是刘克庄在晚年创作的诗,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表现出老年人的孤独和无奈,体现了对生命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几位不同身份的人物,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到的郑尚书和高将军,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社会阶层和性格特征。郑尚书的“曳履”暗示了他对世俗的轻视,而高将军的“涴靴”则是对生活中琐事的不满。

接着提到的“小儿”和“跛子”,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小儿象征着天真无邪、活泼好动,而跛子则代表了生活的艰难与无奈。作者在这里表现出一种对生命的反思,尽管自己身处老病之中,却仍然希望能够享受生活的美好,哪怕是以旁观者的身份。

这首诗在形式上精炼,只有十六个字,却通过简单的描绘传达出丰富的情感。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以及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识郑尚书曳履:我认识郑尚书,他走路时拖着鞋子,表现出他对生活的态度。
  2. 嫌高将军涴靴:高将军对于鞋子弄湿感到不满,反映出他对细节的关注。
  3. 难伴小儿上树:我无法陪伴小孩爬树,暗示了老年人的无力和孤独。
  4. 且饶跛子看花:我希望跛脚的人能静静地欣赏花朵,表现出对简单美好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偶:前两句对称,形成了郑尚书与高将军的对比。
  • 象征:小儿和跛子分别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无奈。
  • 隐喻:通过“看花”传达出对于生命美好的向往和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年老体衰的无奈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对社会关系的观察和对生命不同阶段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郑尚书:象征社会地位与权力。
  • 高将军:代表对生活细节的苛求。
  • 小儿:象征童真与活力。
  • 跛子:象征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 :象征生活的美好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郑尚书的形象代表什么? A. 权力与地位
    B. 贫穷与艰难
    C. 幸福与美好

  2. “且饶跛子看花”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无奈与悲伤
    B. 希望与向往
    C. 愤怒与不满

  3. 诗中提到的小儿象征什么? A. 童真与活力
    B. 老年人
    C. 权力与财富

答案:1.A,2.B,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王维的《鸟鸣涧》

诗词对比

  • 刘克庄与陶渊明:两者都表现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但刘克庄更多地关注于人际关系与社会观察,而陶渊明则更倾向于个人的内心世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刘克庄传》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复湖 悲秋 出蜀十九年故交零落 客怀 秋晚 闵雨 梦归 夜雨有感 述野人语 冬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旡字旁的字 匹夫匹妇 用字旁的字 朱矾 趙虬珠 是长是短 倒八字的字 安身之处 耳刀旁的字 角字旁的字 楚凤称珍 追风摄景 才夸八斗 玉乳 千金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