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山寺小憩

《山寺小憩》

时间: 2025-08-07 06:24:44

诗句

趋寺松杉夹径栽,解鞍流憩得莓苔。

尘昏金篆牌犹挂,灯暗纱笼殿不开。

老鹤就凉临古井,幽禽寻食下生台。

诗成漫记檐间柱,去矣何时复此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7 06:24:44

原文展示:

趋寺松杉夹径栽,解鞍流憩得莓苔。
尘昏金篆牌犹挂,灯暗纱笼殿不开。
老鹤就凉临古井,幽禽寻食下生台。
诗成漫记檐间柱,去矣何时复此来。

白话文翻译:

走进山寺,松树和杉树夹着小路栽种,
卸下马鞍,随意在苔藓上休息。
尘土沉沉,金色的牌匾依旧悬挂,
灯光昏暗,纱笼里的殿堂不开。
老鹤在凉爽的地方停留在古井边,
幽静的小鸟寻找食物降落在生长的平台上。
诗写成后随意记下檐下的柱子,
离开了,不知何时再来这里。

注释:

字词注释

  • 趋寺:走向寺庙。
  • 解鞍:卸下马鞍,表示停下来休息。
  • 流憩:随意休息。
  • 莓苔:苔藓,表示环境的湿润。
  • 尘昏:尘土弥漫的昏暗状态。
  • 金篆牌:金色的牌匾,通常用于寺庙的标识。
  • 灯暗纱笼:灯光暗淡,纱笼里的光线微弱。
  • 幽禽:幽静的小鸟。
  • 生台:指生长的台地,可能是指草木繁茂的地方。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老鹤”与“幽禽”的意象常常出现在古代诗词中,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恬淡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生卒年不详),字子云,号子山,北宋时期的诗人。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情感细腻,风格清新脱俗,擅长描绘山水之美。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旅途中,经过一座山寺时所作,表现了他在自然与人文环境中所感受到的宁静与思索。诗中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短暂休憩的珍惜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感慨。

诗歌鉴赏:

《山寺小憩》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张镃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山寺的宁静和自然的美好。诗的开头通过“趋寺松杉夹径栽”描绘出了一幅清幽的画面,松树与杉树相依相伴,显得生机盎然。接着,诗人卸下马鞍,流连于苔藓之上,显露出一种轻松自在的心态。此时,寺庙内的金篆牌匾依然悬挂,但灯光微弱,殿堂却没有开启,似乎暗示着一种静谧的孤寂。

随后,诗人描绘了老鹤在古井旁的情景,隐喻着岁月的沉淀和生命的悠长,而幽禽在台地上觅食,则增添了生活的气息。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种和谐美好的自然状态。

最后,诗人写道“去矣何时复此来”,不仅表达了对即将离开的惋惜,也隐含着对未来重返此地的期望。这种悠远的情感,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乡愁与哲理思考,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趋寺松杉夹径栽:走向寺庙的小路两边种满了松树和杉树,营造出一种自然的宁静。
  • 解鞍流憩得莓苔:卸下马鞍,在湿润的苔藓上随意歇息,体现了放松和享受自然的心情。
  • 尘昏金篆牌犹挂:虽然外界尘土弥漫,寺庙的金色牌匾依旧悬挂,显示出寺庙的庄重与宁静。
  • 灯暗纱笼殿不开:光线昏暗的殿堂没有开启,反映出一种静谧和孤寂。
  • 老鹤就凉临古井:老鹤在凉爽的古井旁栖息,象征着岁月静好。
  • 幽禽寻食下生台:小鸟在生长的台地上觅食,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 诗成漫记檐间柱:诗歌写成后随意记下檐下的柱子,表达了创作的随意与快乐。
  • 去矣何时复此来:离开了,不知何时再来这里,表达了对再次相聚的期待与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结合,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意境。
  • 拟人:老鹤与幽禽的描写使得自然生物似乎有了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诗中对称的结构使得语言更加优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山寺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短暂的思考。诗中隐含着对未来重返的期待,也传达了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杉:象征坚韧与长青,代表着生命的延续与不屈。
  • 苔苓:象征着宁静和自然的和谐,传达出一种清新的气息。
  • 老鹤:常被视为长寿的象征,代表着岁月的积淀。
  • 幽禽:象征灵动与生命的活力,表现自然的幽静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趋寺松杉夹径栽”描绘了怎样的环境? A. 现代城市
    B. 山寺的自然景观
    C. 海边的风光

  2. “解鞍流憩得莓苔”中的“流憩”是什么意思? A. 随意休息
    B. 快速走动
    C. 忙于工作

  3. 诗的最后一句“去矣何时复此来”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无所谓
    B. 对再次相聚的期待与感慨
    C. 对离开的轻松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问答》 白居易
  • 《静夜思》 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诗词对比

  • 白居易的《山中问答》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观,但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对话,展现出一种哲理思考。
  • 李白的《静夜思》则在静谧中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张镃的悠然自得形成对比,展示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山水田园诗研究》
  • 《宋代诗人传记》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九日閒居读陶诗有怀 其四 九日鉴泉介庵同游徐园 九日 九日 九日初四日分韵得然字 九日僧舍偶成 九日登玉霄峰五首 其五 九日诸生携酒饮白沙醉中和答 其一 九日凤山载酒 九日登高分得菊字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委决不下 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关饷 火字旁的字 支字旁的字 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贼贱 王字旁的字 疋字旁的字 各行其是 口无择言,身无择行 遐济 昂藏 千头木奴 庶庶 身字旁的字 惊喜欲狂 雄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