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9:47: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9:47:27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不管是在平地还是在山顶,所有的美好风景都被占据了。
采集了百花酿成蜜之后,这一切辛苦,到底是为谁而甜?
此诗并没有特别明确的典故,但涉及到的“采得百花成蜜”体现了蜜蜂勤劳的一面,常被用来比喻劳动与收获的关系,这在古代文学中有所反映。
罗隐,字廷秀,号默庵,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5年,卒于公元901年。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生活中的细节为题材,表现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唐代中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忙与竞争。诗中通过蜜蜂的辛勤劳动,隐喻了人们在生活中辛苦付出却常常未必能享受到成果的无奈与思考。
罗隐的《蜂》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诗的开头以“不论平地与山尖”引出,无论是在何种环境下,蜜蜂都在辛勤工作,意味着生活的不易与阻碍。接着提到“无限风光尽被占”,这是对自然美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在追求美好生活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竞争和压力。
在第二联中,诗人通过“采得百花成蜜后”,引出蜜蜂的辛劳与成果,表达了一个深刻的哲学问题:辛勤的付出究竟是为了谁?这不仅是对蜜蜂生活的反思,更是一种对人类社会的深沉探讨。诗中的“甜”与“辛苦”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生活的苦甜交织。
罗隐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辛劳与收获关系的思考,也引发人们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哲理深度。
这首诗通过蜜蜂的辛勤劳动,探讨了付出与收获、辛苦与享受之间的关系,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面对的无奈与困惑。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在诗中,蜜蜂的辛勤劳动象征着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提出了什么问题?
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那高山,哪里鲜花迎风盛开,哪里就有蜜蜂奔忙。 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