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九日宴游南郊和韵

《九日宴游南郊和韵》

时间: 2025-04-27 14:43:25

诗句

结伴欢游野趣长,诗才深恐负重阳。

难除今日登高俗,预想明年此会狂。

吟兴剧防租吏败,兵灾愿借菊花禳。

中原莫得平安信,忧国还须罢举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3:25

原文展示:

结伴欢游野趣长,
诗才深恐负重阳。
难除今日登高俗,
预想明年此会狂。
吟兴剧防租吏败,
兵灾愿借菊花禳。
中原莫得平安信,
忧国还须罢举觞。

白话文翻译:

结伴外出游玩,享受大自然的乐趣,
我担心自己的诗才无法配得上重阳佳节。
今天登高的习俗难以摆脱,
我预想明年再次欢聚时会更加狂欢。
吟唱的兴致太过,恐怕被租吏打扰,
在战乱中,我希望借菊花祈求安宁。
中原地区没有平安的消息,
忧国忧民之际,还是应该停止饮酒举杯。

注释:

  • 结伴:结成伙伴,同行的意思。
  • 欢游:欢乐地游玩。
  • 野趣:野外的乐趣,指亲近自然的乐趣。
  • 重阳:指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象征着登高和长寿。
  • :习俗,指人们常常在重阳节登高的传统。
  • 吟兴:吟唱的兴致。
  • 租吏:指征租的官吏,指当时的税务官员。
  • 兵灾:战争带来的灾难。
  • 菊花:重阳节时,人们常以菊花象征长寿和健康。
  • 中原:指中国的中心地区,历史上多次战乱的地方。
  • 罢举觞:停止举杯,指停止饮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松,清代诗人,生活在清朝的中后期。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常常带有忧国忧民的情怀。他的作品在当时受到较高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重阳节期间,正值国家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虽在重阳佳节之际与友人欢聚,但内心却充满了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反映了他对时局的关心与思考。

诗歌鉴赏:

王松的《九日宴游南郊和韵》通过描绘重阳节的欢愉场景,呈现出一种矛盾的情感。一方面,诗人和友人欢聚在一起,享受着自然的乐趣;另一方面,诗人却因国家动荡、战乱而感到忧心忡忡。整首诗在欢快的表象下,潜藏着对国家和民众命运的深切关怀。

诗的前两句通过“结伴欢游”和“诗才深恐”展示了诗人对友谊与诗歌的渴望,而后两句则转向对未来的思考与无奈,表现出对明年重阳节的期待与担忧。中间几句则将个人的游玩兴致与社会动荡相结合,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纠结。在“兵灾愿借菊花禳”一句中,菊花不仅是重阳节的重要象征,也寄托了诗人对平安的祈求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体现了王松作为清代诗人的风格特征,同时也传达了对国家、对人民的深切关怀,展现了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结伴欢游野趣长:结伴同游,享受野外的乐趣,传达了诗人与友人共聚的愉悦心情。
  2. 诗才深恐负重阳:诗人担心自己的才华无法与重阳节的盛况相匹配,流露出对自己诗才的自谦。
  3. 难除今日登高俗:强调重阳节登高的习俗难以摆脱,反映出对传统习俗的尊重。
  4. 预想明年此会狂:对明年的聚会充满期待,表现出乐观的情绪。
  5. 吟兴剧防租吏败:担心吟唱的兴致被租吏打扰,反映出对官吏的忧虑。
  6. 兵灾愿借菊花禳:希望通过菊花来祈求战乱平息,表现出对国家安宁的渴望。
  7. 中原莫得平安信:中原地区战乱频繁,没有平安的消息,体现了对国家现状的忧虑。
  8. 忧国还须罢举觞:忧国之情使得诗人选择不再饮酒,体现出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了对仗,例如“结伴欢游”和“诗才深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菊花象征着长寿与平安,通过祈求菊花来表达对安宁的期盼。
  • 排比:通过排比的方式表达对未来的期待与对现实的忧虑,增强了表达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在重阳节欢乐的外表下,深藏的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以及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展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意象分析:

  • 野趣:象征生活的乐趣,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
  • 菊花:在重阳节中,菊花象征着长寿与健康,同时也是对安宁的祈求。
  • 登高:登高的习俗象征着向上、追求长寿的愿望,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中原:象征着国家的命运,代表着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关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松是哪一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清代
    • D) 明代
  2. 在重阳节,人们常常会做什么活动?

    • A) 游泳
    • B) 登高
    • C) 吃月饼
    • D) 赛龙舟
  3. 诗中提到“菊花”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 A) 财富
    • B) 平安
    • C) 快乐
    • D) 忍耐

答案:

  1. C) 清代
  2. B) 登高
  3. B) 平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王松《九日宴游南郊和韵》杜甫《登高》两首诗均表现了在特定节日中对人生与国家的思考。王松的诗歌更显世俗的欢乐与忧虑交织,而杜甫则更多地体现了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与对国家的忧虑,反映出两位诗人在不同历史背景下对人生的不同理解与感受。

参考资料:

  • 《清代诗歌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 《重阳节的文化与习俗》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蝶恋花·山居七首 其二 蝶恋花 清明同诸子集原白斋中 蝶恋花十首 其三 蝶恋花 记旧二首 其二 蝶恋花·题沈乙庵丈仿云林碧梧清溪小帧。丈作画时方摄安徽提刑 蝶恋花 蝶恋花·名播乡闾人素许 蝶恋花 独行二工区,忽感虚空来袭,手脚皆软,隳坐人行道 蝶恋花(秋夜简赵尉借韵) 蝶恋花 蝉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龝字旁的字 俊人 包含窜的成语 纠结 糹字旁的字 包含沐的成语 骏马 议结 兔尽狗烹 众人昭昭 包含奋的词语有哪些 卓尔独行 文字旁的字 感恻 黑字旁的字 绝世佳人 一梦华胥 屮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