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4:24: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24:32
作者:石洢 〔清代〕
东篱菊,酣雨豪风早花簇。寒林秋意秃。预知宣武登临促。黍初熟。莫更问茱萸,恨人肠曲曲。
在东篱边,菊花盛开,酣畅的雨水和猛烈的风早已聚集了很多花朵。寒冷的树林里,秋天的气息愈发浓厚,树木也显得光秃。预感到明天的重阳节,宣武台上的人们将会匆忙前来。刚刚成熟的黍稻,不必再问关于茱萸的事,心中的怨恨让人感到心痛。
作者介绍:石洢,清代诗人,擅长词赋,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其诗作常富有情感,关注自然与人事的结合。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重阳节前夕,表达了诗人对节日的期待,同时流露出对亲人或友人的思念与怨恨,反映了重阳节的文化背景和个人情感的交织。
《望江怨》是一首蕴含深情的诗作,通过描绘东篱菊花的盛开和秋日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在重阳节前夕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以“东篱菊”引入,象征着高洁与坚韧,同时暗示着诗人渴望的情感寄托。随着“寒林秋意秃”的描写,诗人通过季节的变化传达出内心的孤寂与忧伤。重阳节是祭祖和登高的日子,诗中提到“预知宣武登临促”,不仅反映了节日的氛围,也暗含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黍初熟”的意象则增添了丰收的喜悦,但紧接着“莫更问茱萸,恨人肠曲曲”则转向了深沉的情感。这里,诗人似乎在表达对往事的怀念与对亲人的思念,情感的纠结让人心痛。整首诗在自然景物的描绘中融合了人情,情景交融,令人深思。诗人在欢庆之中不忘忧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重阳节前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情冷暖的思考,展现了生命的无常与情感的纠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该诗描绘的季节是什么?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东篱菊”中的“菊”象征着什么?
A. 富贵
B. 忍耐与高洁
C. 喜悦
D. 伤感
诗中提到的“茱萸”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主要象征什么?
A. 祭祀
B. 长寿
C. 归乡
D. 友谊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