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望湘人 赠南水上

《望湘人 赠南水上》

时间: 2025-05-02 12:42:45

诗句

自秋千拆了,杜宇啼残,粉笺怕写新句。

蓦遇维摩,来游罨画,姿致讶如张绪。

雨裛棕鞋,烟欹箬笠,隔花吴语。

喜韶龄、更擅才情,解唱碧云日暮。

借问师家何处。

在百花洲畔,近胥江渡。

此地我曾游,千载最消魂路。

昔日无限锦帆柔橹。

只剩绿波南浦。

想月中、趺坐香台,尚有精灵来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2:45

原文展示

望湘人 赠南水上
陈维崧 〔清代〕

自秋千拆了,杜宇啼残,粉笺怕写新句。
蓦遇维摩,来游罨画,姿致讶如张绪。
雨裛棕鞋,烟欹箬笠,隔花吴语。
喜韶龄更擅才情,解唱碧云日暮。
借问师家何处。在百花洲畔,近胥江渡。
此地我曾游,千载最消魂路。
昔日无限锦帆柔橹。只剩绿波南浦。
想月中趺坐香台,尚有精灵来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千拆除后的寂寥与离愁,杜鹃啼鸣声响彻耳边,让人难以提笔写下新的诗句。偶然间遇到了维摩,来到罨画溪游玩,看到他的姿态让我惊讶如同张绪。雨水打湿了我的棕色鞋子,烟雾中倾斜的箬笠,隔着花丛听见吴地的方言。我高兴地看到韶龄更擅长才华,能够在日暮时分唱出优美的歌曲。我问他师家的住处,原来是在百花洲边,靠近胥江渡口。在这里我曾游玩过,千年前的这条路最让我魂牵梦萦。往昔的锦帆和柔橹早已不再,只剩下南浦的绿波荡漾。仿佛在月亮中坐着香台,仍然有精灵在来去。

注释

  • 杜宇:即杜鹃,古时称为“杜宇”,其啼声常被人们视为哀伤的象征。
  • 维摩:指维摩诘,佛教中的一位智者,寓意高深。
  • 罨画:即罨画溪,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
  • 韶龄:指年轻有才华的人。
  • 百花洲:指风景秀丽的地方,常用来形容春天的美丽。
  • 胥江:指胥江河,位于江苏省,古时是重要的水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00-1662),字汝霖,号松雪,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以抒情见长。他的诗风清新婉约,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望湘人 赠南水上》创作于清代,这首诗是陈维崧在游历中所作,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过往时光的追忆。诗中所描绘的场景和情感,体现了清代文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望湘人 赠南水上》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象交织的诗作。诗中以秋千拆了、杜宇啼残开篇,渲染了一种孤寂的氛围。随着杜鹃啼鸣,诗人感受到了时光流逝的无情,内心的惆怅与失落随之而来。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偶遇维摩,这一情节不仅增添了诗的趣味性,也象征着智慧的启迪。维摩的到来仿佛让诗人的思绪有所转变,从而引发了一系列对于人生、自然的思考。雨裛棕鞋、烟欹箬笠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一种朦胧的美感,仿佛置身于一个雨雾缭绕的世界。

诗中提到的“韶龄”与“才情”,不仅是对朋友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年轻才俊的欣赏和对未来的期待。而问及师家何处,更是将诗人的思绪引向过去的回忆,展现出对曾经游历的怀念。

整首诗在情感上是复杂的,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过往时光的感慨。诗人在总结中提到“只剩绿波南浦”,仿佛在感叹岁月如梭,昔日的繁华已不复存在,而今只剩下平静的水波。最后一句“尚有精灵来去”,则带有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期待,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自秋千拆了:秋千的拆除象征着过去的欢乐时光已然结束。
  2. 杜宇啼残:杜鹃的啼鸣声令人感到孤寂,增加了诗的愁绪。
  3. 粉笺怕写新句:诗人内心的惆怅让他难以提笔写下新的诗句。
  4. 蓦遇维摩:偶然遇到维摩,打破了沉闷的气氛。
  5. 来游罨画:维摩的到来使得诗人想起游玩罨画溪的美好画面。
  6. 姿致讶如张绪:维摩的优雅姿态让诗人感到惊艳。
  7. 雨裛棕鞋:雨水打湿了鞋子,暗示了诗人的心情。
  8. 烟欹箬笠:朦胧的烟雾中,倾斜的箬笠也给人一种梦幻的感觉。
  9. 隔花吴语:隔着花丛,听见吴地的方言,增添了乡愁的感觉。
  10. 喜韶龄更擅才情:诗人对年轻才俊的赞美,显示出对才华的欣赏。
  11. 解唱碧云日暮:韶龄在日暮时分唱歌,展现了青春的活力。
  12. 借问师家何处:询问维摩的住处,表达对友谊的珍视。
  13. 在百花洲畔,近胥江渡:具体描述了维摩的居所,富有地方色彩。
  14. 此地我曾游:诗人对往日的回忆,流露出对往昔的眷念。
  15. 千载最消魂路:这条路是他心中最难忘的,充满了情感。
  16. 昔日无限锦帆柔橹:回忆起昔日的美好时光,充满了对过往的怀念。
  17. 只剩绿波南浦:现实的无情,昔日的繁华已不再。
  18. 想月中趺坐香台:幻想中的美好场景,象征着内心的渴望。
  19. 尚有精灵来去: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期待,带有诗意的幻想。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只剩绿波南浦”,将南浦的景象与心情相结合,形成强烈的对比。
  • 拟人:如“尚有精灵来去”,给自然赋予了生命,使情感更为生动。
  • 对仗:诗句之间有着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友人的思念、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盼,情感丰富而深邃。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千:象征着童年和快乐的时光。
  • 杜宇:象征着哀伤与别离。
  • 维摩:象征着智慧与灵性。
  • 雨、烟:象征着变幻与无常。
  • 百花洲:象征着春天与美好的记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望湘人 赠南水上》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陈维崧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杜宇”指代什么? A. 一种花
    B. 杜鹃
    C. 一位诗人
    D. 一种乐器

  3. 诗中提到的“韶龄”指的是? A. 老年人
    B. 年轻有才华的人
    C. 一座山
    D. 一种乐器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静夜思》 - 李白
    主题相似,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2. 《离骚》 - 屈原
    探索人生与命运的复杂情感。

诗词对比

《月夜忆舍弟》 -杜甫
同样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之情,采用了更多的历史背景与个人经历的结合,风格上较为沉重,而陈维崧的《望湘人》则更为轻盈,充满了自然的气息与诗意的幻想。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人陈维崧研究》
  2.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3. 《中国古典诗歌选》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景申秋八首 其七 竞舟 咏廿四气诗 寒露九月节 和乐天题王家亭子 梦成之 贻蜀五首。病马诗寄上李尚书 度门寺 六年春遣怀八首 其七 琵琶 咏廿四气诗 立秋七月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博物洽闻 肝开头的成语 堕甑不顾 瓦字旁的字 燕榭 束手就困 混穷 过场戏 革字旁的字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小字头的字 肥水不落外人田 羊字旁的字 日字旁的字 憎怜 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