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3:20: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20:01
新笺传后学,古训发先儒。不拟狂年少,灯前骂老奴。
这首诗是在说:新的纸张传给后辈学习,古老的教诲则是从先贤那里流传而来。我并不想像那些年轻人一样狂妄自大,在灯下对年老的奴仆发怒谩骂。
“古训发先儒”提到的“先儒”,是指孔子及其弟子等早期的儒家学者,他们的教诲影响深远。“灯前骂老奴”反映了一种对于年轻人不尊重长辈的批判,表达了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坚持。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梦阮,号友山,宋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严谨,常以抒怀、咏物见长,强调道德修养和学术精神。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士人重视儒学经典,强调道德教化的时代。通过这首诗,刘克庄希望提醒年轻人要尊重传统,珍惜古训。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长辈的尊重,同时也流露出对年轻人轻狂态度的不满。诗的开头“新笺传后学”,展示了对教育和传承的重视,强调了知识的延续。而“古训发先儒”则突出了古代儒者的教诲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形成一种时空的对话。
接下来的“我并不想像那些年轻人一样狂妄自大”,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年轻人轻视长辈的批评,反映出一种深厚的儒家思想。最后一句“灯前骂老奴”形象地揭示了这种态度的极端表现,令人深思。
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对传统的敬仰与对年轻人缺乏敬意的担忧,表现出诗人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诗人对古训的珍视,也能体会到对社会风气的反思与呼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重视,同时批评年轻人的轻率行为,呼吁社会对道德和礼仪的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新笺”在诗中象征什么?
作者对年轻人的态度是:
“古训发先儒”中的“先儒”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刘克庄的《杂咏一百首·郑司农》更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尊重,而李白则强调个体的豪情与自由。两者在风格和主题上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不同的文化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