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40: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40:51
门庑无人殿未开,白头散吏久徘徊。
年年岁岁千秋节,长占群官第一来。
门前的殿堂无人,尚未开门,白发的散吏在这里徘徊已久。
每年千秋节,群官中总是我最先到达。
千秋节作为一种传统节日,通常与历史人物或古代事件有关。在古代,官员参与节庆活动往往被赋予重要的社会和政治意义。诗中的“千秋节”可视为对历史的怀念和对官场生活的反思。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季和,号阮亭,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和词人。他的诗歌以风格豪放、意境深远而著称,常常表现出对时局的关切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该诗作于辛卯年间,正值南宋时期,国家动荡,诗人身处官场,感受到政治腐败和社会的不公。作品反映了他作为散吏的无奈与孤独,以及对节日的复杂情感。
这首诗通过对千秋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开篇“门庑无人殿未开”,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白发的散吏在节日的氛围中徘徊,显现出他对往昔官场生涯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年年岁岁千秋节”,则是对时间的感慨,仿佛每年相同的节日都在提醒他岁月的无情与流逝。而“长占群官第一来”则表现出他虽身处散吏之境,仍然希望在节日的光辉中找寻自我存在的意义。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节日的传统价值的承认,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深切思考。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索。通过节日的描写,呈现出诗人对自己在官场中角色的反思与对孤独的接受。
该诗的作者是?
a) 杜甫
b) 李白
c) 刘克庄
d) 白居易
“门庑无人殿未开”中的“殿”指的是?
a) 房屋
b) 官府
c) 庙宇
d) 学校
诗中提到的“白头散吏”指的是?
a) 年轻的官员
b) 离职的老年官员
c) 新任的官员
d) 外国官员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刘克庄的这首诗更为个人化,聚焦于个人的孤独感与对节日的感怀,而杜甫则更强调国家的动荡与身世的悲苦。两者虽都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角度与情感基调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