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1: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1:02
六州歌头(江都)
作者:汪元量 〔宋代〕
绿芜城上,怀古恨依依。
淮山碎。江波逝。昔人非。今人悲。
惆怅隋天子。锦帆里。环朱履。丛香绮。
展旌旗。荡涟漪。
击鼓挝金,拥琼璈玉吹。
恣意游嫱。斜日晖晖。乱莺啼。
销魂此际。君臣醉。貔貅弊。
事如飞。山河坠。烟尘起。风凄凄。
雨霏霏。草木皆垂泪。家国弃。
意忘归。笙歌地。欢娱地。尽荒畦。
惟有当时皓月,依然挂杨柳青枝。
听堤边渔叟,一笛醉中吹。
兴废谁知。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古代繁华景象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绿芜城上,心中怀着对过去的怨恨与无奈。淮山的碎片,江水的流逝,昔日的人已经不在,今人都感到悲伤。想到隋朝的皇帝,曾在锦帆之下,穿着华丽的朱履,享受着香气四溢的美好时光。如今的旌旗在水面上荡漾,鼓声与乐器声交织,尽情玩乐,斜阳下,乱莺啼鸣,令人心醉。此时此刻,君臣皆醉沉迷,往事如飞,山河的美景也在毁灭,烟尘四起,风寒雨霏,草木也为之落泪,祖国的命运被遗弃,心中无归意。尽管欢乐的笙歌已远,荒草丛生,唯有当时的明月,依旧挂在杨柳的青枝上。听堤边的渔翁,醉中吹响的笛声,兴衰变迁,谁能知晓呢?
汪元量,字会之,号渔樵,宋代著名诗人。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历史感慨,风格清新婉约,常有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
《六州歌头(江都)》创作于北宋时期,背景是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代。诗人在此背景下,怀念古代的繁华,感叹现实的沧桑,表现出对家国命运的忧虑和对美好过去的追忆。
《六州歌头(江都)》是一首通过怀古的主题展现了历史变迁与人事无常的抒情诗。汪元量借助江都这座城市的景象,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诗中初以“绿芜城上,怀古恨依依”开头,直接引入主题,展现出诗人对过去的深切思念。接着通过“淮山碎,江波逝”,以自然景观的变化象征人事的变迁,勾勒出一种悲凉的氛围。
在中间部分,诗人用“惆怅隋天子”及其华美的生活,反衬出当下的凄凉与无奈,突显出历史的兴衰。接下来的描写如“击鼓挝金,拥琼璈玉吹”,则意在展现昔日的享乐与繁华,使得对比更加鲜明。而后,诗人转向现实的描绘,山河的损毁与草木的悲泣,进一步加深了对家国命运的忧虑。
最后一句“兴废谁知”不仅是对历史的思考,更是对未来的迷茫与不知。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兼具历史感与现实感,使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历史悲剧感。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繁华已逝的惋惜与对家国命运的深切忧虑,展现出一种浓厚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隋天子”代表什么?
填空题:诗中“草木皆垂泪”表现了对__的感慨。
判断题: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对美好过去的怀念。(正确/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