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3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37:54
六馆风流不可寻,
形骸土木泪痕深。
有时咄咄空书字,
俗子宁知我辈心。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往昔风流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失望。六馆的风流人物已不再可寻,自己在尘世中只留下了深深的泪痕。有时看到那些空洞的书信,感慨这些世俗的人又怎能理解我们的心情呢?
“六馆”代表了古代文人聚集的场所,象征着文化的繁荣与风流云散。此诗中提到的“泪痕深”表达了诗人对昔日辉煌的追忆和对现实的落寞感。诗中所涉及的世俗人与文人的对比,反映了社会对文人情怀的不理解。
作者介绍:汪元量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达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于一个文人风流逐渐衰退的时代,作者在感受世道变迁时,心中充满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失落感。
汪元量的《寄赵青山同舍档四首》通过对“六馆风流”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文化衰退的忧虑和对文人身份的思考。开头的“六馆风流不可寻”直接表明了风流人物的消逝,反映了历史的无情与人事的变迁。接下来的“形骸土木泪痕深”则是情感的升华,诗人不仅在怀念过去的辉煌,更在感慨现世的无奈。诗中提到的“咄咄空书字”更是对世俗生活的讽刺,表明即使有文字的表达,也难以传达文人深切而复杂的情感。最后一句“俗子宁知我辈心”以反问收尾,直击主题,表达了文人对世俗眼光的不屑与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句凝练,体现了宋代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独特见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文化衰退的忧虑和对文人身份的思考,展示了文人与世俗之间的隔阂与不理解。
诗词测试:
“六馆”指的是:
诗中哪个词语表达了对世俗的讽刺?
诗人对现实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