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6:45: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6:45:17
关山月,关山月,东边来,西边没。
夜夜照关山,多战骨。
男儿莫去学弓刀,女儿莫嫁关山。
母啼送爷去当军,今年妻啼送夫去当。
老妻年少,养子嫁夫不得力。
关山月,关山月,见月圆,月月见月缺。
万里征夫泪流血。
将军大羽箭,沙场格斗无休歇。
谁最苦兮谁,出戍当门户。
只今头白未还乡,母死妻亡业无主。
关山月,关山月,生离别,死离别。
爷娘妻子顾不得,努力戎行当报国。
《关山月》表达了对战争和离别的深切感慨。诗中反复提到的“关山月”象征着远方的乡愁与离别的痛苦。东边的明月升起,西边的明月落下,似乎预示着无尽的思念和时间的流逝。诗人告诫男子不要去学弓刀,不要投身于战争;也劝告女子不要嫁给军人,因为战争带来的只有无尽的悲痛。
母亲因送儿赴军而痛哭,今年的妻子则送丈夫上战场。老年的妻子年轻,养育的孩子无法给予支持。每当明月圆缺,征战的士兵泪流满面,战场上的将军则不断地发射箭矢,战斗没有休止。最苦的,莫过于那些出征卫国的人。如今已是白发苍苍,未能归乡,父母去世,妻子亡故,留下的产业无人继承。关山月再一次响起,生离死别的痛苦让人难以承受,亲人之间的牵挂已难以顾及,唯有将士们竭尽全力报国。
作者介绍:汪元量,宋代诗人,擅长描写战争与离别,作品常带有浓厚的忧国忧民之情。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战乱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与人民对战争的恐惧,表现了士兵忠于国家、舍小家为大家的崇高情操。
《关山月》通过反复的叠句和对比,深刻体现了战争给家庭带来的破碎和人们的苦痛。诗中“关山月”的意象贯穿全篇,象征着无尽的思念和对故乡的牵挂。诗人在开篇就用“东边来,西边没”来展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接着通过“夜夜照关山,多战骨”的句子,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士兵的牺牲。
在情感上,作者通过描写母亲和妻子对出征者的哭泣,表现了家庭因战争而遭受的痛苦。尤其是“老妻年少,养子嫁夫不得力”一句,生动展现了家庭的困境与无奈,揭示战争对女性与儿童的影响。整首诗以幽怨的口吻,反复强调“生离别,死离别”,让人感受到离别的痛苦和无奈。
诗中对战争的批判和对生命的珍视,使得这首诗在古典诗歌中显得尤为沉重,深刻地揭示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对人性的考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战争的描绘,表达了对离别的痛苦与对家庭的思念,批判了战争对人类的摧残,展现了士兵的责任感与牺牲精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反复提到的“关山月”象征什么?
“母啼送爷去当军”中“爷”指的是谁?
诗歌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