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四十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四十》

时间: 2025-04-26 01:04:08

诗句

凤管龙笙处处吹,都民欣乐太平时。

宫娥不识兴亡事,犹唱宣和御制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04:08

原文展示:

凤管龙笙处处吹,都民欣乐太平时。宫娥不识兴亡事,犹唱宣和御制词。

白话文翻译:

到处都能听到凤管和龙笙的乐声,百姓们在太平盛世中欢欣鼓舞。宫中的歌女却不懂得国家的兴衰变迁,仍旧在唱着宣和时期的御制歌曲。

注释:

  • 凤管:一种古代乐器,形状如凤,音色优美。
  • 龙笙:同样是一种古代乐器,音色悠扬。
  • 都民:指所有的百姓。
  • 宫娥:指宫中的歌女或舞女。
  • 兴亡事:指国家的兴盛和衰败。
  • 宣和:指宋仁宗时期的宣和年间,文化繁荣,音乐盛行。
  • 御制词:皇帝所作的词曲,通常用于宫廷音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元量,字景升,号小舟,宋代人。生于南宋时期,仕途波折,但在文学上有所建树,尤以诗词见长。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表现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政治的关注。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宋代盛世时期,社会相对安定,民众生活富足。诗人通过音乐和歌舞的描绘,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赞美,同时也暗含对宫中歌女对社会现实漠不关心的批评。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乐器声和歌女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繁荣的社会画面。开篇“凤管龙笙处处吹”表现出一种欢乐的气氛,乐声四起,象征着社会的和谐与安定。接着“都民欣乐太平时”,则突出民众在太平盛世中享受生活的喜悦,表现了对国家昌盛的赞美。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却转向对宫娥的描写,“宫娥不识兴亡事”,这句话透出一种无奈与讽刺。宫中的歌女沉浸于表面的欢乐,完全不关心国家的命运。最后一句“犹唱宣和御制词”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疏离感,宣和时期的歌谣虽然美好,但却与现实的兴亡无关,反映了当时社会中部分人对时局的无知与麻木。

整首诗在轻快的乐声中暗含深意,提醒人们在享受和平生活的同时,不应忽视国家的命运和历史的变迁。这种讽刺与警醒,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凤管龙笙处处吹:描绘乐器声响,营造出欢乐的氛围。
  • 都民欣乐太平时:反映民众对和平生活的欢庆与享受。
  • 宫娥不识兴亡事:指出宫女对国家命运的无知,形成对比。
  • 犹唱宣和御制词:强调宫女的麻木与对历史的忽视。

修辞手法:

  • 对偶:如“凤管龙笙”“兴亡事”形成对称,增强韵律感。
  • 暗喻:通过乐声与宫女,暗示社会的表象与内在问题。
  • 反讽:通过宫女的无知来反衬民众的幸福,传达对社会的批评。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音乐与社会现实的对比,体现了对太平盛世的赞美与对部分社会人群麻木的批判,反映了历史兴亡与个人命运的密切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凤管:象征着高雅的音乐与文化。
  • 龙笙:代表权威与尊贵的乐器。
  • 宫娥:象征着宫廷生活的奢华和对外界的隔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乐器有哪两种?

    • A. 笛子和二胡
    • B. 凤管和龙笙
    • C. 琵琶和古筝
  2. 诗中“都民欣乐”的意思是什么?

    • A. 民众悲伤
    • B. 民众欢庆
    • C. 民众忙碌
  3. 宫娥对兴亡事的态度是?

    • A. 关心
    • B. 麻木
    • C. 恐惧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比较汪元量的《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四十》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涉及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但李白的作品更为豪放,情感更为奔放,而汪元量则偏重于社会现实的反思。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汪元量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鹊桥仙(寄季顺妹) 鹊桥仙 鹊桥仙五首 其五 鹊桥仙 和刘梦吉韵 鹊桥仙 寿胡紫山 鹊桥仙(平国弟生日) 鹊桥仙慢 次柳屯田韵 鹊桥仙 指甲花 鹊桥仙 青城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荡的笔顺怎么写?这份荡字笔顺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三撇旁汉字大全_带三撇的汉字详解 凄薄 重年 代表顺利的字有哪些_吉祥字大全及寓意解析 四字头的字 左书右息 广字头的字 出林乳虎 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争妍斗艳 包含久的词语有哪些 一夜夫妻百日恩 厄字旁的字 田字旁的字有哪些?带田的汉字大全 麦字旁的字 万世不革 留苦 钻木取火 袒胸露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