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26: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26:15
骏驹少驯良,美女少贤德。
尝闻败君驾,亦以倾人国。
因观壁间画,笔妙仍奇色。
持归非夺好,夹者恐为惑。
骏马很少驯良,美女也少有贤德。
听说败坏君主的驾车,也会倾覆一个国家。
我在墙壁间看到了那幅画,笔法奇妙而色彩斑斓。
拿回家并不是为了夺取美好,而是担心夹杂其中会产生困惑。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该诗中提到的“败君驾”可能与历史上某些君主失德、导致国家衰败的典故有关。古代许多文人都关注君主的德行与国家的兴衰,诗人通过这一典故表达了对美人与德行之间关系的思考。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东皋,宋代诗人。他以诗歌见长,尤其擅长五言绝句,作品常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与批评。梅尧臣的诗风清新自然,重视情感和思想的表达。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梅尧臣晚年,正值北宋时期,社会上对于美的追求与对德行缺乏的反思交织。诗人通过对画作的赞美,引发对美与德的深刻思考,反映出他对社会现象的敏感与责任感。
此诗通过描绘骏马与美女的特性,揭示了人性与美德之间的关系。开头两句以“骏驹少驯良,美女少贤德”概括了美的稀缺性与不可靠性,暗示在现实生活中,优雅与品德往往并不相伴相随。这种对比不仅是对外在美的反思,更是对内在美德的渴望和追求。
接下来,诗人提到“败君驾”,引入了政治的层面,暗示一个国家的毁灭常常源于领导者的失德。在这一点上,诗人展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责任感,表现了他对社会的关心。
在观赏壁间画作时,诗人感受到艺术的美妙与色彩的奇幻,表现了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生活美的向往。然而,最后一句“持归非夺好,夹者恐为惑”则将主题升华,表明美的追求并非目的,而是对真善美的反思。诗人担心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可能会被表象所迷惑,失去对真正价值的判断,这种深思熟虑的态度使得整首诗在赞美美的同时,又蕴含了对美的警惕。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美与德的关系,表现了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及对内在美德的渴望,提醒人们在追求美的过程中要保持警惕。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骏驹”的意思是什么?
a) 驯良的马
b) 优秀的马
c) 幼小的马
d) 美丽的马
“美女少贤德”中的“贤德”指的是什么?
a) 外在美
b) 内在品质
c) 财富
d) 权力
诗人为何担心“夹者恐为惑”?
a) 担心被艺术迷惑
b) 担心失去美的价值
c) 担心被人误解
d) 担心失去权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与梅尧臣在对美的追求上有相似之处,但李白更多表现为对自然和自我心灵的追求,而梅尧臣则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反思,探讨美与德的关系,体现出更深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