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25: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25:14
牛背双鸜鹆,烟陂共入时。
草枯行解美,日晚趁群迟。
闲载宁辞远,相鸣不间雌。
初惊牧人去,飞上野桑枝。
这首诗描写了在牛背上栖息的两只鸜鹆(即鹭鸶),它们随着烟雾弥漫的山坡而共处于这个时节。草地已然枯黄,行走起来显得不再美丽,而黄昏时分,它们却随着群鸟慢慢归去。闲适的它们不愿意离开远方,彼此对鸣,毫不干扰雌鸟。最初是因为牧人离去而受到惊吓,它们飞到野生的桑树枝上栖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字子丰,号梦溪,宋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在诗歌上有很高的造诣,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梅尧臣晚年期间,反映了他对宁静田园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诗中描绘的鸜鹆在牛背上栖息的场景,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牛背双鸜鹆》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诗中牛背上的鸜鹆,象征着自然界的纯净与美好,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通过“烟陂”、“草枯”等描写,诗人不仅展示了自然的变化,也反映了生命的无常和时光的流逝。尤其是在“闲载宁辞远”一句中,诗人表现了对远方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在结构上紧凑,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刻画,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鸜鹆在自然中的自由与悠闲,仿佛置身于这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中。诗的结尾,通过鸜鹆因惊吓而飞上桑树的描写,增添了一丝生动的动态感,也让人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微妙关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景象。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鸟类是:
A. 麻雀
B. 鸜鹆
C. 燕子
D. 鹤
诗中“草枯行解美”表达的意思是:
A. 草地长得很好
B. 草地已经枯黄
C. 草地很美丽
D. 草地上有很多动物
诗人通过哪一句表现了对自然的向往?
A. 牛背双鸜鹆
B. 闲载宁辞远
C. 飞上野桑枝
D. 初惊牧人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梅尧臣的《牛背双鸜鹆》与王维的《鹿柴》都表现了自然之美,但梅尧臣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王维则通过山水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两者在表现方式上各有千秋,但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