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5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50:49
踏莎行
作者:易顺鼎
浅碧窗疏,深红路隐。
传来燕子归期近。
和烟和雨画池台,
笛声不唤垂杨醒。
卯酒初酣,午妆还靓。
卖花人说春寒紧。
梦无寻处只瞢腾,
一鹃啼断楼阴暝。
窗外的浅碧色,窗子疏朗,路上深红色的花朵隐约可见。
传来燕子归来的消息,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
烟雨交融,池台如画,
笛声却无法唤醒垂柳的沉睡。
刚刚喝下卯时的美酒,午妆依旧靓丽。
卖花的人说春寒依然紧逼。
梦中无处可寻,只有迷惘的浮动,
一只杜鹃啼叫,声声断绝在楼台阴影中。
作者介绍:易顺鼎,清代词人,生于1710年,卒于1770年。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风貌。作品常体现细腻的情感,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这首《踏莎行》创作于春季,正值春寒时节,诗人通过描绘窗外的景象,表达对春天的期待与思念,同时也暗含对人生的感慨。
《踏莎行》以清新的笔调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充满了生机与盎然的气息。首句“浅碧窗疏,深红路隐”便为整首词奠定了明亮的基调,窗外的春色和路边的花朵映衬出一种和谐美丽的景象。燕子的归来象征着春天的临近,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观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结合,表现出对春天的热切期盼。
诗中“和烟和雨画池台”的描写更是将春天的温柔气息烘托得淋漓尽致,笛声的悠扬与垂杨的沉睡形成鲜明对比,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接着,诗人引入了“卯酒初酣,午妆还靓”的生活场景,展现了春日午后人们的闲适与愉悦,这种对比使得春寒紧迫的现实愈发显得刺眼。
整首词通过描绘细腻的自然景象和生活琐事,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巧妙结合,表达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最后一句“一鹃啼断楼阴暝”更是将整首诗推向了高潮,杜鹃的啼声仿佛是对春天的呼唤,也是一种情感的宣泄,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与生活的细节,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活琐事的感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春寒紧”指的是什么?
A. 春天来了
B. 春天依旧寒冷
C. 春天很温暖
D. 春天来临
诗人在描写什么景象?
A. 夏天的炎热
B. 秋天的落叶
C. 春天的生机
D. 冬天的雪景
“一鹃啼断楼阴暝”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悲伤
C. 兴奋
D. 平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