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折杨柳歌 其一

《折杨柳歌 其一》

时间: 2025-05-01 01:17:47

诗句

懊恼杨柳枝,窣地黄金丝。

门前不种尔,那得管别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17:47

原文展示:

《折杨柳歌 其一》
作者: 王世贞

懊恼杨柳枝,窣地黄金丝。
门前不种尔,那得管别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杨柳的怨恨,仿佛它的枝条在地上如黄金丝般的无奈与惆怅。若是门前没有种下杨柳,又怎能感受到这种别离的痛苦呢?

注释:

  • 懊恼:心中不快或惋惜。
  • 窣地:形容轻微的声响,像是枝条落地的声音。
  • 黄金丝:比喻柳条柔软而细长,像金丝一样细腻。
  • :你,这里指代杨柳。
  • 管别离:指代对离别的感慨。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君明,号静斋,明代文学家、诗人、戏曲家,主张文人应具备宽广的知识和深厚的情感。其诗风清新俊逸,擅长描写自然景物。
  •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明代,正值王世贞的创作高峰期,常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体现了对离愁别绪的细腻观察。

诗歌鉴赏:

《折杨柳歌 其一》通过对杨柳的描写,反映了人们内心的惆怅和无奈。杨柳作为离别的象征,常在古诗词中出现,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诗中的“懊恼”一词恰如其分地传达了诗人对杨柳的不满与惋惜,似乎这枝条的柔软与倾斜,正映射出诗人心中的无奈与焦虑。

“窣地黄金丝”一句,诗人用生动的比喻将柳条的轻柔和婉转表现得淋漓尽致,仿佛在诉说着一种无形的哀愁。门前的杨柳,既是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情感的寄托,彰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厚联系。

整首诗虽短小,却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传达出一种对离别和无奈的深切感受,使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懊恼杨柳枝”:诗人对杨柳的枝条产生了不满与怨恨。
    • “窣地黄金丝”:描绘柳枝轻柔下垂,仿佛黄金丝般美丽又令人心痛。
    • “门前不种尔”:若门前没有杨柳,便不会感受到别离的痛苦。
    • “那得管别离”:强调了杨柳与离别之间的密切关系。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柳条比作“黄金丝”,增强了形象感和美感。
    • 拟人:杨柳似乎具有人性,能引起诗人的情感波动。
    • 对仗:句式整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该诗通过对杨柳的描写,表达了对离别的惆怅与无奈,揭示了人与自然的情感联系。

意象分析:

  • 杨柳:象征离别、柔情,常常与思念和愁苦相连。
  • 黄金丝:象征美丽而脆弱的感情,如同柳条般在风中摇曳,易受伤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懊恼”一词在诗中主要表示什么情感? A. 喜悦
    B. 不快
    C. 怀念
    D. 思考

  2. 诗中提到的“黄金丝”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柳条的颜色
    B. 柳条的柔软性
    C. 柳条的长度
    D. 柳条的重量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送别》 by 王之涣

诗词对比: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更侧重于壮阔的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而王世贞的《折杨柳歌》则细腻地描绘了个人内心的柔情与无奈。两者虽风格不同,但都在各自的文化背景下,深刻反映了离别的主题。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明代文学概论》
  • 《王世贞诗文集》
  • 《古诗词与情感表达》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思佳客·家住银塘东复东 思佳客·落尽红雨乍收 思佳客 思佳客 思佳客四首 其四 思佳客四首 其三 思佳客四首 其二 思佳客四首 其一 思佳客 和丛碧翁韵 思佳客 贺《中华词律辞典》问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层高 遣愁索笑 鞭墓戮尸 急不可待 手足重茧 刀开头的成语 孤技 包含劫的成语 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目字旁的字 王字旁的字 爻字旁的字 麦季 遐年 痞塞 幾字旁的字 首字旁的字 执而不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