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20: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20:54
折杨柳
文同〔宋代〕
垂杨百尺临池水,
风定烟浓盘不起。
欲折长条寄远行,
想到君边已憔悴。
这首诗描绘了垂柳在池水边的情景,柳树高达百尺,轻柔的柳条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似乎在水面上荡漾着。诗人想要折下一根柳条寄给远方的友人,但想到友人因思念而憔悴,心中不禁感到一阵惆怅。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涉及的典故,但可以理解为对友情和思念的表达,象征着友情的长久与离别的伤感。
作者介绍: 文同,字廷炜,号叔华,宋代诗人、书法家,与苏轼等人齐名。其作品多以山水、咏物为主题,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文同的某次离别之际,表达了他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反映出当时人们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离别的感伤。
文同的《折杨柳》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柳树的形象,展现了自然景色的柔美和宁静,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首句“垂杨百尺临池水”,通过夸张手法突出了柳树的高大,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接着“风定烟浓盘不起”描绘了一个静谧的画面,柳条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轻轻垂挂,似乎在向水面轻声诉说着心事。
转折之处,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与关怀。“欲折长条寄远行”,愿意将心意通过柳条寄给远方的友人,这一动作蕴含了浓厚的情感。最后一句“想到君边已憔悴”则是情感的高潮,诗人意识到即使是寄去的柳条也无法减轻朋友的思念之苦,表达出一种无奈和心痛。
整首诗在简洁的文字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哀伤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深刻地反映了友情的珍贵与人们在离别时的脆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在于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离别的惆怅。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出人际关系的珍贵与脆弱,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折杨柳》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垂杨”指的是什么?
诗人想要折下柳条的原因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