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枫叶

《枫叶》

时间: 2025-05-02 11:27:05

诗句

江空木落雁声悲,霜入丹枫百草萎。

蝴蝶不知身是梦,又随春色上寒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27:05

原文展示

枫叶
江空木落雁声悲,
霜入丹枫百草萎。
蝴蝶不知身是梦,
又随春色上寒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江面空旷,树木凋落,孤雁发出悲鸣,霜降临,红枫与百草都显得萧条。蝴蝶却不知道自己身处梦境,依旧随春天的色彩停留在寒冷的枝头上。

注释

  • 江空:江面空旷,描绘一片萧索的情景。
  • 木落:树木的叶子掉落,象征秋天的来临。
  • 雁声悲:孤雁的鸣叫声悲伤,渲染了悲凉的氛围。
  • 霜入:霜降临,表示天气转冷,环境的变化。
  • 丹枫:红色的枫树,代表秋天的颜色。
  • 蝴蝶不知身是梦:蝴蝶在秋天的环境中,似乎不知自己的存在是短暂的。
  • 寒枝:寒冷的树枝,暗示着冬天的逼近。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涉及了自然界的变化,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朱淑真(约1115年-约1160年),宋代女诗人,以才情和诗词而闻名。她的诗词多描绘女性情感与生活,风格细腻而深刻。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秋冬交替之际,表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与内心的感受。诗中渗透着对生命流逝和时光无情的哲思。

诗歌鉴赏

朱淑真的《枫叶》通过细腻的描绘,将秋天的凄凉与生命的无常展现得淋漓尽致。开篇“江空木落雁声悲”,引入了一幅空旷的江面,上面孤雁的悲鸣,立刻营造出一种孤独而伤感的氛围。接着,描写霜降临时的景象:“霜入丹枫百草萎”,在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冲击下,读者能感受到秋天的凋零与生命的脆弱。

而后两句“蝴蝶不知身是梦,又随春色上寒枝”则为全诗注入了一丝梦幻的色彩,蝴蝶在寒冷的树枝上翩翩起舞,似乎不知自己身处何处,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短暂。整体而言,诗人在写景中抒情,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与对时光流逝的哲思。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江空木落雁声悲:描绘江面空旷,树木凋落,孤雁悲鸣,营造出一种萧条的气氛。
    • 霜入丹枫百草萎:霜降临,红色的枫树与百草都枯萎,象征秋冬的交替。
    • 蝴蝶不知身是梦:蝴蝶在凋零的环境中,似乎不知自己的存在是短暂的。
    • 又随春色上寒枝:蝴蝶仍然停留在寒冷的枝头,暗示着生命在寒冬中依旧追逐春天的希望。
  2.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蝴蝶的不知比作梦境,增强了诗的意境。
    • 拟人:蝴蝶被赋予了人类的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3.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秋冬的自然景象,反映了生命的无常与脆弱,以及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渴望。

意象分析

  • 江空:象征孤独与空旷。
  • 木落:代表生命的凋零与时光的流逝。
  • 雁声悲:传达悲伤的情感。
  • :象征严寒与生命的结束。
  • 丹枫:象征秋天的美丽与短暂。
  • 蝴蝶: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梦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江空”指的是什么? A. 河流的宽广
    B. 江面空旷
    C. 江水流淌

  2. “蝴蝶不知身是梦”这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幸福
    B. 迷茫
    C. 悲伤

  3. 诗中提到的“丹枫”象征什么? A. 春天
    B. 秋天
    C. 冬天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朱淑真的《枫叶》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描绘了自然景象,但前者更着重于秋冬的凄凉和生命的无常,而后者则表现了壮丽的山河与人生的豪情,二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宋代女诗人研究》
  • 《朱淑真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酬崔驸马惠笺百张兼贻四韵 崔娘诗 太原赠李属侍御 石水词二首 秋日登亭赠薛侍御 和郑相公寻宣上人不遇 唐昌观玉蕊花 僧院听琴(一作宿藏公院听齐孝若弹琴) 题五老峰下费君书院 赠邻家老将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永生 遗碣 艺高胆大 一以当十 流开头的成语 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豪门贵宅 鹿伏鹤行 大醇 缶字旁的字 氏字旁的字 肉字旁的字 纵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两点水的字 赞赏 非字旁的字 暮景残光 团头聚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