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45: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5:14
萧瑟西风起何处,庭前叶叶惊梧树。
万物收成天地肃,田家芋栗初登圃。
杳杳高穹片水清,一点秋雕翥云路。
凄凄空旷雨初晴,凉飙动地收残暑。
高楼玉笛应清商,天外数声新雁度。
园林草木半含黄,篱菊黄金花正吐。
池上枯杨噪晚蝉,愁莲蔌蔌啼残露。
可怜秋色与春风,几度荣枯新复故。
秋风萧瑟,不知从何处吹来,庭前的树叶在惊动着梧桐树。
万物都在丰收,天地之间显得肃穆,田家里芋头和栗子刚刚成熟。
遥远的天空中,水面清澈,秋天的鸟儿在云路上翱翔。
空旷的场地上,雨刚停,凉风吹来,驱散了余夏的炎热。
高楼上的玉笛奏起清悠的曲子,天外传来几声新雁的鸣叫。
园子里的草木半黄,篱笆边的菊花正盛开着金黄的花瓣。
池边枯杨树上,晚蝉在鸣叫,愁苦的莲花在啼叫残留的露水。
可怜的是,秋天的色彩与春风交替,经历了多少次的荣枯与复苏。
作者介绍:朱淑真(约公元1081年-约公元1136年),字端卿,号云溪,宋代女诗人。她以清新婉约的诗风著称,常以细腻的情感和细致的观察描写自然和人情。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秋天的背景下创作的,表现了秋日的萧条与丰收的对比,展示了自然界的变化和人心的感受。
朱淑真的《秋日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诗中通过对环境的观察,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感慨。开头两句“萧瑟西风起何处,庭前叶叶惊梧树”便传达了一种秋风乍起的氛围,营造出一种初秋的萧条感。随着诗的展开,万物的成熟和丰收与初秋的凉意交织,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对比。
诗中“万物收成天地肃,田家芋栗初登圃”展现了秋天的丰收气息,给人以希望与满足感。然而,随之而来的“凄凄空旷雨初晴,凉飙动地收残暑”又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这种交替的情感让整首诗充满了层次感。
朱淑真在诗中巧妙地运用了意象,像“高楼玉笛应清商”描绘了高楼上的悠扬乐声,增添了诗的韵律感;“园林草木半含黄,篱菊黄金花正吐”则通过色彩的对比,表现了秋天的成熟与美丽。
整首诗在写景的同时,透出对时间流逝和生命轮回的思考,最后以“可怜秋色与春风,几度荣枯新复故”结束,既是对秋天的感慨,也是对生命无常的哲学思考,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秋日的自然景象,反映了作者对季节变化的敏感,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思考,表达了秋天的美丽与凄凉并存的情感。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田家芋栗”指的是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