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42: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42:59
考试毕登铨楼
春云浓淡日微光,
双阙重门耸建章。
不上楼来知几日,
满城无算柳梢黄。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诗人登上铨楼的感受。春天的云彩时而浓厚,时而淡薄,阳光照射着,微微闪烁。对面有两座高耸的阙楼,重重的城门耸立着,显示出气派和庄严。若不登上楼去,就无法知道日子已经过去了多少。满城的柳树已经泛黄,春天的气息似乎在悄然流逝。
铨楼是古代科举考试的场所,诗中的意象反映了诗人在经历了考试后的心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宋代诗人,字千龄,号山谷,浙江人。他在诗歌上有独特的风格,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以清新脱俗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梅尧臣参加科举考试后,登楼眺望所思所感,反映了他在春日中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思索。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春天的云彩和阳光交替变化,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双阙重门的描绘不仅展示了建筑的雄伟,也暗示了科举这一制度的严肃与高贵。最后两句“满城无算柳梢黄”,更是将春天的美丽与短暂巧妙结合,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如水、青春易逝的无奈与哲思。这种情感的深刻性和自然意象的生动描写,使得整首诗充满了丰富的情感层次与哲理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对青春和理想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思索和不确定感。
诗词测试:
诗中的“铨楼”主要指什么?
“满城无算柳梢黄”中的“柳梢黄”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描绘了登楼望远的情景,但其关注点更多在于壮丽的自然与人生理想,而梅尧臣则更注重内心的感受与对时光流逝的思考,两者在主题上有一定的区别。
这些内容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考试毕登铨楼》这首诗,提升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
天上有一点淡淡的白云,春日的阳光轻轻地照在不远处高耸的楼宇上。 才几天不上楼来,想不到满城的柳树枝头,就吐出了无数淡黄色的嫩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