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远意联句

《远意联句》

时间: 2025-07-27 20:16:09

诗句

  家在炎州往朔方, ——疾(失姓)

  岂知于阗望潇湘。

——澄(失姓)   曾经陇底复辽阳, ——巨川(失姓)

更忆东去采扶桑。

——皎然 楂客三千路未央, ——严伯均

  烛龙之地日无光。

——疾(失姓) 将游莽苍穷大荒, ——皎然

车辙马足逐周王。

——严伯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0:16:09

远意联句

作者: 皎然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家在炎州往朔方,
疾失姓岂知于阗望潇湘。
澄失姓曾经陇底复辽阳,
巨川失姓更忆东去采扶桑。
皎然楂客三千路未央,
严伯均烛龙之地日无光。
疾失姓将游莽苍穷大荒,
皎然车辙马足逐周王。

白话文翻译

我家在炎州,向北去往朔方,
失去了姓名,又怎会知道在阗望着潇湘的风景?
澄失了姓名,曾经在陇底又回到辽阳,
巨川失了姓名,更加怀念东去采摘扶桑的日子。
皎然的客人三千,路途仍未结束,
严伯均在烛龙之地,却没有光明。
疾失了姓名,将要游历茫茫的荒野,
皎然的马车和马蹄追逐着周王的足迹。

注释

  • 炎州: 唐代地名,位于今广东省。
  • 朔方: 指北方或北方的地区。
  • 阗: 古代地名,今为新疆的一部分。
  • 潇湘: 指湘江、潇水,象征美丽的地方。
  • 陇底: 指陇山的南麓。
  • 辽阳: 古代地名,今为辽宁省辽阳市。
  • 扶桑: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树,象征着东方的日出。
  • 严伯均: 该诗中的人物,代表一位高洁的友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皎然,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其诗作常流露出对友人、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
“远意联句”这首诗作于唐代,正值士人频繁往来于各地,诗人通过描绘旅途的情景,表达了对家乡和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家在炎州往朔方”为起点,诗人用家乡与旅途的对比引发了对身份与归属的思考。每一句都通过地点的变换,隐喻了人们在时空变化中对根的追寻。诗中对“失姓”的反复提及,反映了人在旅途中的迷失,既有对身份的思索,也有对归属感的渴望。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将情感深刻地融入自然中,使得每一个地名都有了情感的映射,如“潇湘”、“辽阳”等地名,既是地理的标记,也是情感的寄托。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友人的描写,严伯均的出现则是对友谊的强调,反映出在孤独的旅途中,友人的陪伴是多么的重要。最后以“逐周王”收尾,暗示着对历史的追溯与对理想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思考与对未来的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家在炎州往朔方:自述家乡在炎州,向北前往朔方,暗示了离别与流浪的心情。
  • 疾失姓岂知于阗望潇湘:失去身份,无法知晓在阗地的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向往与思念。
  • 澄失姓曾经陇底复辽阳:曾经的经历与记忆交织,澄指清晰,失去身份的模糊感在此加深。
  • 巨川失姓更忆东去采扶桑:借巨川之名,回忆起往日的美好,扶桑象征着希望与梦想。
  • 皎然楂客三千路未央:皎然的旅途漫长,象征着人生的无尽旅程。
  • 严伯均烛龙之地日无光:友情的缺失在严伯均的身上体现,象征孤独与失落。
  • 疾失姓将游莽苍穷大荒:即将踏入茫茫大荒,体现出对未来的迷茫。
  • 皎然车辙马足逐周王:追逐周王的脚步,暗示对历史和理想的追求。

修辞手法:
全诗运用了丰富的比喻与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与情感的厚度。地点的变换与情感的交织通过意象的层层叠加,使得诗歌充满了画面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描绘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希望,体现了士人对身份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炎州、朔方、潇湘、扶桑:这些地名不仅是空间的象征,更是情感的寄托,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刻理解。
  • 车辙、马足:象征着旅程和追寻,暗示着不懈的努力与追求理想的决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炎州”位于哪里?

    • A. 广东
    • B. 辽宁
    • C. 新疆
    • D. 湖北
  2. 诗人对“失姓”一词的运用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故乡的迷失
    • B. 对身份的反思
    • C. 对友情的渴望
    • D. 对历史的追忆
  3. “皎然车辙马足逐周王”中的“周王”象征着什么?

    • A. 友谊
    • B. 理想与追求
    • C. 家乡
    • D. 过去的回忆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别》:同样通过自然景象表达离别与思念。
  • 李白的《夜泊牛津》:描绘了对故乡与友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比较皎然与王维的作品,二者都表达了对旅途与故乡的思考,但王维更加注重于山水间的孤独与哲思,而皎然则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芗林五十咏 其四十五 百花洲 上已同沈虞卿、尤延之、王顺伯、林景思游湖 芗林五十咏·读书堂 添盆中石菖蒲水仙花水 庚戍正月三,约同舍游西湖十首 冬至后贺皇太子及平阳郡王 赵逵明大社四月一日招游西湖十首 雪夜候迎使客 南溪堰滩 宿鸡林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鼻字旁的字 凡桃俗李 面面俱圆 恶性循环 狙贼 包含棘的成语 己字旁的字 单平 彑字旁的字 風字旁的字 齐字旁的字 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征的成语 抽刀断丝 众口熏天 冲盹儿 誓以皦日 旧欢新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