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答孟秀才

《答孟秀才》

时间: 2025-05-07 16:01:58

诗句

羸疾依小院,空闲趣自深。

蹑苔怜静色,扫树共芳阴。

物外好风至,意中佳客寻。

虚名谁欲累,世事我无心。

投赠荷君芷,馨香满幽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01:58

原文展示:

答孟秀才
皎然 〔唐代〕
羸疾依小院,空闲趣自深。
蹑苔怜静色,扫树共芳阴。
物外好风至,意中佳客寻。
虚名谁欲累,世事我无心。
投赠荷君芷,馨香满幽襟。

白话文翻译:

我身患疾病,依偎在小院中,心中却有闲适的趣味。
轻轻踩着青苔,怜惜这宁静的色彩,打扫树下的芳香阴影。
外面有清风徐来,心中有佳客在寻访。
谁还愿意被虚名所累,世事我已无心去管。
我送你荷花与香草,芳香满溢我的幽静襟怀。

注释:

  • 羸疾:身体虚弱,有病;
  • 小院:指自己的居所;
  • 空闲趣自深:闲适的趣味非常深厚;
  • 蹑苔:小心翼翼地走在青苔上;
  • 扫树共芳阴:打扫树下的芳香阴影;
  • 物外好风:自然界中好的风;
  • 意中佳客:心中想要的客人;
  • 虚名谁欲累:谁愿意被虚假的名声所累;
  • 世事我无心:我对世俗事务没有兴趣;
  • 投赠荷君芷:赠送给你荷花和香草;
  • 馨香满幽襟:芳香充满我的内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皎然,唐代诗人,字子昊,号白涧,生卒年不详,曾任职于朝廷。其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出对自然、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皎然隐居生涯中,表达了他对于闲适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心态。

诗歌鉴赏:

《答孟秀才》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他在小院中,尽管身体羸弱,却依旧能体会到生活的乐趣。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细腻的描绘让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份清新与宁静。

诗的开篇以“羸疾依小院”引入,直接点出诗人的身体状况,但随之而来的是“空闲趣自深”,这句话表明了诗人虽然身体虚弱,但内心却是丰富而充实的。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用“蹑苔怜静色”表现出他对身边环境的细致观察与珍惜,仿佛在诉说着他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物外好风至,意中佳客寻”中,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美好愿景。面对外界的清风,心中有佳客相伴,这不仅是对友人的期待,也是对生活的一种美好向往。

最后两句“虚名谁欲累,世事我无心”则是对世俗名利的冷漠,表明诗人选择的是一种清净的生活,而“投赠荷君芷,馨香满幽襟”则以荷花与香草的赠送,传达了诗人内心的芬芳与宁静,寓意着他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整首诗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表达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世俗的超脱,是唐代隐逸诗的代表之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羸疾依小院:以病弱的身体依偎在小院,暗示孤独与清幽的环境。
  • 空闲趣自深:尽管身体羸弱,但内心的趣味却是深厚的。
  • 蹑苔怜静色:轻轻走在青苔上,心中怜惜这份宁静。
  • 扫树共芳阴:打扫落在树下的芳香阴影,增添了生活的情趣。
  • 物外好风至:自然界的清风正徐徐而来,象征着清新的气息。
  • 意中佳客寻:心中期待的朋友也在寻访,表现出对友谊的渴望。
  • 虚名谁欲累:对名声的淡漠,表明诗人不愿被世俗所累。
  • 世事我无心:对世俗事务毫无兴趣,显现出隐逸的心境。
  • 投赠荷君芷:赠送荷花与香草,表达友好的情谊。
  • 馨香满幽襟:芳香充满心怀,象征内心的宁静与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虚名”比喻世俗的名利,展示诗人对名声的轻视。
  • 对仗:如“羸疾依小院,空闲趣自深”,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如“意中佳客寻”,将内心的期待拟人化,表现情感的细腻。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反映了唐代知识分子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院:象征着隐逸与安静的生活环境。
  • 青苔:代表自然的宁静与生机。
  • 芳阴:象征着美好的友谊与情感。
  • 荷花与香草:表达人际关系的芬芳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羸疾依小院”表达了诗人的什么状态?
    A. 身体强壮
    B. 身体羸弱
    C. 生活富裕
    D. 远离尘世

  2. “物外好风至”中的“物外”指的是什么?
    A. 人世间的事务
    B. 自然界的风景
    C. 诗人的内心
    D. 朋友的到来

  3. 该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追求名利
    B. 享受隐逸生活
    C. 对世事的无奈
    D. 对友情的渴望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酒》 by 陶渊明:同样表达隐逸生活的诗作,展现自然与内心的和谐。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 by 杜甫:同样是对兄弟情谊的表达,但更强调了世事的艰难与人心的牵挂。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
  3. 《隐逸生活在唐诗中的表现》

以上内容涵盖了《答孟秀才》的各个方面,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送江阴簿江楚材先辈 送驾部俞员外良孺知江州 送冀州李团练 送黄秘校书 送黄灏 送胡学士赴益州漕 送韩太祝 送格尧臣 送高记室广州幕 送福州通判陈铸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头上著头 笔耕砚田 鼻字旁的字 曳履 黹字旁的字 攀高接贵 鬼字旁的字 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文战 识文谈字 羊字旁的字 五秉 鼻洼子 鳥字旁的字 灾障 走鸾飞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