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7:08: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7:08:37
古寺老松
作者: 齐己 〔唐代〕
百岁禅师说,先师指此松。
小年行道绕,早见偃枝重。
月槛移孤影,秋亭卓一峰。
终当因夜电,拏攫从云龙。
这棵松树是百岁禅师所说的,早先的师父曾指着它说过。小和尚在寺院中行走,早早地看见它的枝条低垂。月光下,树影在栏杆上移动,秋天的亭子高耸如一座山峰。最终,必定会因夜晚的闪电,将这松树的影子从云端抓起。
作者介绍:
齐己(693年-766年),唐代诗人,原名齐璲,号齐己,晚号笑尘,是一位出身于士族的和尚诗人,以其高逸的诗风和深邃的禅理著称。齐己的诗常常与佛教思想相结合,表现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命的思考。
创作背景:
《古寺老松》创作于齐己修行的寺院中,表达了对自然与生命的思索。此诗展现了禅宗思想和对松树的深厚情感,传递了静谧与深邃的意境。
《古寺老松》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古松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仰与内心的宁静。开篇提到“百岁禅师”,既是对老和尚智慧的体现,也暗示这棵老松承载着历史与传承,象征着佛教的恒久与不变。
在“月槛移孤影”的描绘中,诗人借助月光的映照,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孤独的影子让人联想到修行者内心的孤寂与思索。接下来的“秋亭卓一峰”则将视野扩大,表现出自然与心灵的共鸣,亭子与松树的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静谧的秋景。
最后两句“终当因夜电,拏攫从云龙”,则是对未来的展望与期待,夜电象征着灵感与顿悟,暗示在静谧的修行中,突然会有新的领悟涌现。整首诗意境深远,蕴含着佛教的哲理,体现出齐己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逐句解析:
“百岁禅师说,先师指此松。”
表达了这棵松树在禅师眼中的重要性,暗示其历史和传承。
“小年行道绕,早见偃枝重。”
描绘年轻和尚在松树旁徘徊,松枝低垂,暗示岁月的沉重。
“月槛移孤影,秋亭卓一峰。”
借助月光的照耀,松树的影子孤独移动,秋亭如同高峰般突起,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终当因夜电,拏攫从云龙。”
预示着未来将有新的灵感降临,象征着不断的追求与领悟。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古松,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的崇敬与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体现出佛教的哲理和修行者对心灵宁静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百岁禅师”指的是谁?
A. 一个年轻和尚
B. 一位智慧的老和尚
C. 一位诗人
诗中“月槛移孤影”描绘了什么意象?
A. 热闹的场景
B. 孤独的影子
C. 夕阳的余晖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什么?
A. 自然的美
B. 生命的思考与修行
C. 战争的悲壮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和内心的感悟,表达了对自然的崇敬。与齐己的作品相比,王维的诗更侧重于描绘景色的清新与宁静,而齐己则更注重哲理的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