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6:09: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6:09:57
《刳肠龟》
作者: 齐己 〔唐代〕
尔既能于灵,应久存其生。
尔既能于瑞,胡得迷其死。
刳肠徒自屠,曳尾复何累。
可怜濮水流,一叶泛庄子。
你既然能活得灵动,应当长久地存活。
你既然能带来祥瑞,怎么会迷失于死亡呢?
刳肠的龟只是自我残杀,拖着尾巴又有什么负担呢?
可怜那濮水流淌,一片叶子随意漂浮着庄子。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齐己(约779-837),字惟忠,号清虚,唐代诗人,擅长五言诗与七言诗,作品多表现道教思想与个人情感。其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象寓意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刳肠龟》作于唐代,反映了作者对生命、死亡及自我毁灭的思考。时代动荡,士人对生存与死亡的哲学反思成为常态,激发了齐己在诗中对生命意义的探讨。
《刳肠龟》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通过对龟的描绘,反映出生命的脆弱与自残的愚蠢。诗的开头两句提到灵动和长存,展示了生命的希望与活力,暗示着一种对生命的珍视与期望。然而,接下来的句子却对比了这种希望与自我剥夺的行为,质疑为何有能力的生命会选择迷失在死亡当中。最后一句以“可怜濮水流,一叶泛庄子”收尾,意象生动,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庄子作为哲人的象征,提示人们应当顺应自然,淡然处之。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揭示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展现了齐己对生死的深刻思考,给人以启示。诗中运用了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使得主题更加引人深思,令人在品味中反思自身的生命状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与对自我毁灭的警醒,提醒人们在面对生命的选择时,应当顺应自然,珍惜生命的每一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灵”指什么?
A. 生命的活力
B. 死亡的象征
C. 昏迷的状态
“刳肠徒自屠”中的“徒”是什么意思?
A. 仅仅
B. 真的
C. 假装
诗中提到的“庄子”是谁?
A. 道家思想的代表
B. 战国时期的诗人
C. 唐代的皇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刳肠龟》与杜甫的《秋夕》均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感悟,但齐己更多地关注于生死的哲学,而杜甫则通过秋夜的景象反映出离愁与人生的无常。两者在意象与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展现了唐诗丰富的情感与哲学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