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00: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0:31
出塞·烽火照玄菟
作者: 唐寅
烽火照玄菟,嫖姚召仆夫。
朱家荐逋虏,刁间出黠奴。
六郡良家子,三辅弛刑徒。
笳度乌啼曲,旗参虎落图。
宝刀装韠琫,名驹被镂渠。
金出孤竹,飞旌掩二榆。
妖云压亡塞,珥月照穷胡。
勒兵收日逐,潜军执骨都。
姑衍山重禅,燕然石再刳。
功成肆郊庙,雄郡却分符。
烽火照耀着玄菟,嫖姚在召集仆人。
朱家推荐逃跑的敌人,刁间则是巧妙的奴隶。
六郡的良家子弟,三辅地区的刑法松弛。
笳声穿越乌鸦啼鸣,旗帜映衬着虎纹图案。
宝刀装饰华丽,名马披上华丽的铠甲。
金子从孤竹中出,飞舞的旌旗掩盖了两棵榆树。
妖云压迫着边塞,耳月照亮了穷苦的胡人。
勒兵收兵逐日,潜伏的军队搜寻骨骸。
姑衍山上重重禅意,燕然石上再次雕刻。
功成之后在郊外祭庙,雄郡却分掉了符印。
作者介绍
唐寅(1470年-1523年),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以其风流倜傥和才华横溢而闻名。他的诗多描绘山水、田园和生活,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创作背景
《出塞·烽火照玄菟》创作于明代时期,正值国家面临外侮的动荡时代。诗中反映了边疆的战争状况,以及士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与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
这首诗通过对战争情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感受与思考。开篇以“烽火照玄菟”引入,便营造了紧张的战争氛围,暗示着边境的动荡不安。诗中提到的“嫖姚召仆夫”,展现了统帅的威严与士兵的无奈,暗示着战争对普通百姓的影响。
接下来的描述中,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朱家荐逋虏”、“笳度乌啼曲”,展现了战争带来的痛苦与悲凉。诗中的“宝刀装韠琫,名驹被镂渠”则描绘了士兵的装备与战马,象征着战争的残酷和对胜利的渴望。
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悲壮与激昂,通过对边疆景象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士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同时,诗人在结尾部分提到的“功成肆郊庙,雄郡却分符”,则表现出对功名的追求与对国家利益的思考,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与历史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战争的惨烈,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对百姓命运的深切关怀,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与对士人责任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烽火照耀着哪个地方?
A. 玄菟
B. 三辅
C. 六郡
诗中提到的“宝刀”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武力与胜利
C. 平和
“妖云压亡塞”中的“妖云”象征什么?
A. 美好
B. 不祥与危险
C. 和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昌龄的《出塞》同样描绘了边塞的战争场面,但更注重个人英雄主义的体现。而唐寅的《出塞·烽火照玄菟》则更多地反映了对国家与人民命运的关注,表现出一种更为深沉的忧虑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