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14: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14:44
原文展示:
湓城带湓水,湓水萦如带。日夕望高城,耿耿青云外。城中多宴赏,丝竹常繁会。管声已流悦,弦声复凄切。歌黛惨如愁,舞腰凝欲绝。仲秋黄叶下,长风正骚屑。早雁出云归,故燕辞檐别。昼悲在异县,夜梦还洛汭。洛汭何悠悠,起望登西楼。的的帆向浦,团团月映洲。谁能一羽化,轻举逐飞浮。
白话文翻译:
湓城被湓水环绕,湓水像带子一样蜿蜒。傍晚时分,我望着高高的城墙,它在明亮的青云之外。城里常有宴会和赏乐,丝竹音乐常常热闹非凡。管乐声已经悦耳,弦乐声又显得凄凉。歌女的表情悲伤如同忧愁,舞者的腰肢仿佛凝固欲断。中秋时节,黄叶飘落,长风呼啸。早雁从云中归来,旧燕告别屋檐。白天我在异乡感到悲伤,夜晚梦回洛汭。洛汭是多么遥远,我起身望向西楼。船帆清晰地驶向港口,圆圆的月亮照耀着洲岛。谁能像羽毛一样轻盈,轻松地随风飘浮。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逊是南北朝时期的诗人,生平资料较为有限。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描绘,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诗可能是在他远离家乡时所作,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远方景物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何逊身处异乡时所作,通过对湓城和湓水的描绘,以及对城中宴乐和自然景物的对比,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远方景物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湓城和湓水的描绘,以及对城中宴乐和自然景物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远方景物的感慨。诗中“日夕望高城,耿耿青云外”一句,以高远的视角描绘了城墙在青云之外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而“城中多宴赏,丝竹常繁会”则描绘了城中的热闹场景,与后文的自然景物形成鲜明对比。诗中的意象丰富,如“早雁出云归,故燕辞檐别”等,都富有象征意义,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离别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何逊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远方景物的感慨。通过对湓城和湓水的描绘,以及对城中宴乐和自然景物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远方景物的感慨。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湓城带湓水”中的“湓城”是指什么? A. 地名 B. 人名 C. 物名 答案:A
诗中“日夕望高城”中的“日夕”是指什么时间? A. 早上 B. 中午 C. 傍晚 答案:C
诗中“歌黛惨如愁”中的“歌黛”是指什么? A. 歌女的表情 B. 歌女的服饰 C. 歌女的歌声 答案:A
诗中“仲秋黄叶下”中的“仲秋”是指什么时间? A. 农历八月 B. 农历九月 C. 农历十月 答案:A
诗中“谁能一羽化”中的“羽化”是指什么? A. 变成羽毛 B. 比喻轻盈飘逸 C. 比喻死亡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