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57: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57:25
壁垒高楼壮,旌旗古镇尊。
塞风春不断,边日昼长昏。
悲角关楼动,孤城海气翻。
往来凭吊意,辞赋欲销魂。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高耸的关楼,墙垣坚固,气势雄伟,旌旗在古镇上飘扬。塞外的春风不断吹来,边疆的白昼显得格外漫长。悲伤的号角声响起,关楼上孤城的气氛令人心绪翻腾。来往的游人凭吊,写下的辞赋令我感到心灵的压抑,仿佛要把我的灵魂都销蚀掉。
陈廷敬,清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曾任职于朝廷,参与政治与文化事务。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擅长描绘边塞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常常将历史与现实结合,具有深刻的社会洞察力。
《关楼》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边疆紧张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关楼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境和个人的情感。关楼作为军事防御的重要设施,象征着国家的安全与稳定,而诗中的思考则透视了历史的沧桑与人心的惆怅。
《关楼》虽然篇幅不长,但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意象。诗的开头,借助“壁垒高楼壮”描绘了关楼的雄伟,展现出一种壮丽的场景。接着,诗人通过“塞风春不断,边日昼长昏”传达出一种无尽的孤寂感,这种春风的持续与昼长夜短的对比,反映了边塞生活的严酷与无情。
“悲角关楼动”一句,令人联想到战争的悲壮与无奈。关楼作为历史的见证,承载着无数的悲欢离合,孤城的海气翻腾,似乎是对历史的沉重叹息。最后两句“往来凭吊意,辞赋欲销魂”,更是将个人情感与历史交织,流露出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的无奈感叹。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边塞的风光,更通过历史的视角,升华到对生命和存在的思索。诗人在关楼前的感悟,反映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对未来的忧虑,表现出一种深邃的哲理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与对人生命运的感慨,表现出一种悲壮的情怀。诗人通过关楼这一意象,传达了对战争、孤独和历史的深刻理解,带有强烈的个体情感和历史的厚重感。
诗中“壁垒高楼壮”所描绘的意象主要指什么?
A. 军事防御设施
B. 生活的艰辛
C. 历史的辉煌
D. 自然的壮丽
诗中提到的“悲角”代表了什么?
A. 战斗的号角
B. 自然的声音
C. 人生的感叹
D. 孤独的思考
诗人通过“往来凭吊意”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历史的缅怀
B. 对未来的期望
C. 对生活的失望
D.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这两首诗与《关楼》在主题上有共通之处,都关注历史、个人命运与边塞生活,但在情感表达与艺术风格上各有不同,展示了不同诗人对相似主题的独特视角。
以上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诗词的背景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