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5: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5:27
驱鹤松门去却回,似知草际有香来。
青条红眼才窥煖,拄杖先费绿苔。
一只白鹤从松门飞走又飞回来,似乎知道草丛里有香气飘来。
青色的柳条上红色的花朵刚刚探出头来,我的拐杖已经在绿苔上费力地撑着。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涉及历史典故,但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体现了春天的生机和诗人的情感。
作者介绍: 张镃(约1050年-1120年),字子韶,号云溪,宋代诗人,少有才华,工诗词,尤擅山水。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本诗写作于宋代,处于春天,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的思考。
《梅 其二》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情感。开头两句通过“驱鹤松门去却回”,传达出一种轻灵而又不舍的情感,白鹤的离去与返回,似乎暗示了生命的循环与春天的温暖。接下来的“似知草际有香来”,则进一步引入了春天的气息,草丛里隐约的香气,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复苏和自然的美好。
“青条红眼才窥煖”,描绘了春天的柳条与花朵,传递出春意盎然的生机。在这句中,青条和红眼分别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春天的温暖与希望。而“拄杖先费绿苔”则暗示了诗人的年纪和身体的疲惫,尽管如此,依然愿意在自然中徘徊,享受春天的美丽,这种对生命的热爱与执着,深刻而动人。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也折射出人对生命的渴望与欣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青条红眼”指的是什么?
诗人通过哪种自然现象表达春天的到来?
诗中提到的“拄杖”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张镃的《梅 其二》和杜甫的《春望》,两首诗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张镃更注重细腻的自然描写,而杜甫则通过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思考,展现了更为深沉的情感。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