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寄李道人

《寄李道人》

时间: 2025-05-03 21:13:59

诗句

李生富汉亦贫儿,人不知渠只我知。

跳过六轮中耍峭,养成三界外愚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13:59

原文展示:

寄李道人
王安石

李生富汉亦贫儿,人不知渠只我知。
跳过六轮中耍峭,养成三界外愚痴。

白话文翻译:

李生本是富贵之人,却也有贫困的一面,世人对此并不知晓,只有我了解他。
他在六道轮回中洒脱游玩,因而形成了超脱尘世的愚笨。

注释:

  • 李生:指李道人,可能是王安石的朋友或隐士。
  • 富汉:指有钱的人。
  • 贫儿:指贫穷的人。
  • 六轮:指六道轮回,即生死轮回的佛教概念。
  • 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佛教中对世间的划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荆公,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改革家。他主张新法,推动政治、经济和军事改革,影响深远。王安石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细腻,善于揭示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寄李道人》是在王安石的隐居时期创作的,通过李生的形象表现出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友人的关怀。

诗歌鉴赏:

《寄李道人》是王安石以李生为题材,表达了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对朋友的深切关怀。诗的前两句写李生的富贵与贫困,揭示了人们对他身份的误解,显示出世事的复杂和人心的冷漠。后两句则转向李生的超脱状态,跳出世俗的纷扰,似乎追求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情感却深邃,透过对李生的描绘,王安石表达了对人生的哲理思考:人们往往只看外表,而忽视内心的真实状态。李生的“愚痴”并非无知,而是对世俗名利的超越,体现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这使得整首诗在情感基调上显得既悲凉又充满哲理,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李生富汉亦贫儿:李生虽然富有,但也有贫困的一面,暗示人生的多面性。
  • 人不知渠只我知:世人对李生的真实情况并不了解,只有我了解他的内心。
  • 跳过六轮中耍峭:李生在生死轮回中,游玩自如,表现出对世俗的超脱。
  • 养成三界外愚痴:李生在三界之外形成了一种愚钝的智慧,表明他对世界的无欲无求。

修辞手法:

  • 对比:李生的富与贫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人性复杂。
  • 隐喻:六轮和三界作为隐喻,表示人生的困境与超越。
  • 反讽:表面上的“愚痴”其实是对世俗的超脱,展现了深刻的哲理。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王安石对人生真相的思考,揭示了世俗与超脱之间的矛盾,强调了内心的真实状态与外界认知的差异。通过李生的形象,诗人传达了对朋友的关心,以及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李生:象征着人生的复杂与多面。
  • :象征着物质与精神的两种状态。
  • 六轮三界:象征着生死与超脱,反映了佛教哲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生的身份是怎样的?

    • A. 只富有
    • B. 只贫穷
    • C. 富有与贫穷共存
    • D. 不详
  2. “跳过六轮”暗示了什么?

    • A. 逃避现实
    • B. 超脱世俗烦恼
    • C. 追求名利
    • D. 生活富足
  3. 诗中提到的“三界”指的是?

    • A. 物质世界
    • B. 各种情感
    • C. 佛教中的三个境界
    • D. 经济层次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寄李道人》与李白的《静夜思》都体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但王安石更偏向于哲理的探讨,而李白则集中于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王安石全集》
  • 《宋代文学概论》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初见燕 永昼 送友至飞云渡 游山归途作 游阴那山 菩萨蛮 春晚口占 卜算子 志感 卜算子 秋夜即事 浪淘沙 桂花 点绛唇 水仙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艸字旁的字 阜字旁的字 寝苫枕土 郁垒神荼 铅膏 包含钵的成语 移第 包含遁的词语有哪些 身字旁的字 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虫字旁的字 首字旁的字 萃聚 先驱蝼蚁 好大喜功 隆情 惊世骇俗 昆灵之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