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扬子二首 其二

《扬子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2 14:18:02

诗句

道真沉溺九流浑,独溯颓波讨得源。

岁晚强颜天禄阁,祇将奇字与人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18:02

原文展示:

道真沉溺九流浑,独溯颓波讨得源。
岁晚强颜天禄阁,祇将奇字与人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纷杂的世俗中追求真理的决心。尽管周围的环境让人沉迷与迷惑,我仍然独自逆流而上,试图寻找事情的本源。年末我在天禄阁中强颜欢笑,只是将一些奇特的文字与他人交流。

注释:

  • 道真:指追求真理,真理的道路。
  • 沉溺:沉迷,陷入某种状态而无法自拔。
  • 九流:指各种学派或学说,泛指杂乱无章的事物。
  • 颓波:指衰落的波涛,象征世俗的混乱和迷茫。
  • 天禄阁:诗人所处的高雅环境或场所。
  • 奇字:独特的文字或见解,寓意深刻的思想。

典故解析:

  • 天禄阁:在古代文化中,阁楼常被视为文人雅士聚集之地,象征着高尚的追求与精神的寄托。
  • 九流:历史上常用来指代诸多学派,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纷繁复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荆公,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以其改革政策而闻名,同时在诗词、散文上也有极高的成就,尤其擅长古文。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王安石仕途波折之际,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纷争的时期,王安石在这样的环境中仍坚持追求真理与理想,表达了他对世俗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沉溺于九流”的世俗与“溯颓波讨得源”的追求,展示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坚持。前两句用“沉溺”和“独溯”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在复杂的社会中,王安石仍努力探寻真理和本源的决心。后两句则展现了他在年末时的孤独感,即便在高雅的天禄阁中,面对世间的纷扰,他只能强颜欢笑,用奇特的文字与人交流,这其中蕴含着深深的无奈与孤独。

王安石通过对环境与内心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理想主义者在现实社会中所面临的困境与坚持,反映出他对文化与思想的追求,也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与对未来的希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道真沉溺九流浑”: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被世俗的纷乱所困扰。
    • “独溯颓波讨得源”:独自逆流而上,努力寻找真理的根源。
    • “岁晚强颜天禄阁”:年末在高雅的环境中,尽管内心苦闷,仍要强装欢笑。
    • “祇将奇字与人言”:仅仅通过一些独特的文字与他人交流,反映内心孤寂。
  • 修辞手法

    • 比喻:“颓波”象征社会的混乱。
    • 对仗:“沉溺”与“独溯”,形成鲜明的对比。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在复杂纷乱的社会中,追求真理与理想的坚持,以及对世俗的反思与无奈。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真理:象征追求智慧与内心的宁静。
    • 颓波:象征社会的混乱与迷茫。
    • 天禄阁:象征高雅与理想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安石在诗中提到“九流”是指: A. 各种学派
    B. 古文
    C. 天禄阁

  2. “强颜”一词的意思是: A. 强烈的笑
    B. 强忍笑容
    C. 强大的力量

  3. 诗中“独溯颓波讨得源”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无奈
    B. 坚持
    C. 绝望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王安石与杜甫的作品中都表现出对社会的关切与个人的理想追求。王安石在《扬子二首》中更强调个人在纷扰中独立的追求,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出对社会现状的无奈与愤慨。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偶于龙井辨才处得歙砚甚奇作小诗 餈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 减字木兰花·春光亭下 欧阳少师令赋所蓄石屏 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复用韵二首 其一 和章七出守湖州二首 其一 南屏谦师妙于茶事自云得之于心应之于手非可 城南县尉水亭得长字 浣溪沙·徐州藏春阁园中 和子由盆中石菖蒲忽生九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洁身自爱 羽字旁的字 包含个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耙的词语有哪些 欠字旁的字 豆字旁的字 言归正传 逻缉 自取富贵 包含科的词语有哪些 开佛光明 拆封 圆融 皇地祇 新生 川字旁的字 寸字旁的字 包含旰的成语 覆雨翻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